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①。”
 
【注释】
 
①逮(dài):及,赶上。
 
【翻译】
 
孔子说:“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地发言表态,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可耻。”
 
【解读】
 
不要轻许诺言

在孔子的眼中,做人应当谨言慎行,不要轻易地对他人作出许诺。若是做不到的话,很有可能会失信于人,影响到自己的威信,难以服众。“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要遵守诺言和说话要算数的道理。
 
在这方面,东汉时期的范式足能成为大家的榜样。年轻的时候,范式与张劭同在洛阳读书。学成后他们准备回家,由于两人的感情很好,在分别时依依不舍。范式对张劭说:“兄弟,两年后的今日,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与你聚会。”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二人的约期眼看就要到了。张劭就让母亲准备酒菜,打算好好招待范式。张劭的母亲劝他说:“山阳(范式的老家)郡离咱家有一千多里地,而且又过了这么久,他不一定会来的。”张劭却肯定地对母亲说:“范式是个极为守信的人,他一定会来的。”张劭的母亲看到他对范式如此信任,只得准备酒菜去了。等到了二人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如期而至,没有忘记当年许下的诺言。范式和张劭之交,其信义之风,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
 
孔子认为,诚实与信誉可以为人们赢来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走向成功。而能否兑现曾经许下的诺言,则是一个人是否讲信用的主要标志。当大家许下对别人的承诺时,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欠别人的心理。因此,当你要允诺别人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行。对方若是没有得到你的许诺,心里就不会有希望,更不会毫无价值地等待下去,失望也就不会有了。你若是许下了承诺,就好比在对方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指望着你能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要是你能做到自然是两全其美,可一旦你给他的希望落了空,那给对方带来的可就是最直接的打击,甚至对你产生质疑,以后都不会再相信你了。其实,很多时候,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没机会去做或者没有能力做好,只是大家没有将自己的诺言当回事,用心去履行而已。这种轻诺寡信的行为,是为人处世时的大忌。
 
因此,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要轻易地向别人许诺,即便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也不能马上答应,一定得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当然了,给自己留有余地并不是为自己的不努力找理由,只是事态的发展并非人力所能控制的。若是你轻易地承诺下来,将会给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增加难度。若是完不成的话,还会失信于人,成为一个言而无信的伪君子。不管怎样,许诺不做,或者许下诺言而做不到,对自己来说,都是极为可耻的。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