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一作刘道邻)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它以“段子集”的方式,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期间士族名人的趣闻逸事,精练生动,气韵流荡,不仅反映了时人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清谈放诞的风气,更将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魏晋风度”源远流长地传递了下去。这一脉清流绵绵不绝,至明末,至清朝,甚至在现代,依然有着悠长的回响。
许掾年少时,人以比王苟子,许大不平。时诸人士及支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王亦在焉。许意甚忿,便往西寺与王论理,共决优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许复执王理,王执许理,更相覆疏,王复屈。许谓支法师曰:“弟子向语何似?”支从容曰:“君语佳则佳矣,何至相苦邪?岂是求理中之谈哉!”
【原文】

38.许掾①年少时,人以比王苟子②,许大不平。时诸人士及支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王亦在焉。许意甚忿,便往西寺与王论理,共决优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许复执王理,王执许理,更相覆疏,王复屈。许谓支法师曰:“弟子向语何似?”支从容曰:“君语佳则佳矣,何至相苦邪?岂是求理中之谈哉!”

【注释】

①许掾:许询,曾被召为司徒掾。

②王苟子:王修(334—357)字敬仁,小字苟子,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王濛之子。东晋著作郎、书法家。擅长隶书、行书,与王羲之、许询交好。

【翻译】

司徒掾许询年轻时,时人把他跟王修相提并论,许询很不服气。当时许多名士一起和支道林法师在会稽的西寺讲论,王修也在。许询心里很不平,便去西寺跟王修辩论玄理,来判定两个人到底谁更优秀。许询用尽全力,彻底辩倒了王修。之后许询用王修的义理,王修用许询的义理,再次反复辩论,王修又被驳倒。许询问支法师说:“弟子刚才的谈论怎么样?”支道林从容地回答:“你的谈论好是好,何至于要苦苦相逼呢?这哪里是寻求真理的辩论啊!”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980918616 评论 许掾年少时,人以比:输就输了,何必强行挽尊!点头承认自己不如对方又如何?还要说别人苦苦相逼。他苦苦相逼还不是你不服气。 ×.红肚兜 评论 许掾年少时,人以比:王濛是晋阳人,王修如何成了琅琊人?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著;小岩井译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包公案
又名《龙图公案》

明代的公案小说,讲述包公破案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三大公案之一。影响较大。作品描写包公运用自己的智慧、经验和胆识,或根据生活常识,或探究人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