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以及国人的文化思想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经》的影响,而且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科学、宗教等各方面。
第78章 柔之胜刚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gòu)①,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②,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释】
 
①垢:屈辱。
 
②祥:吉利的。
 
【翻译】
 
天下最柔软的莫过于水了,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的,因而水是没有事物可以代替得了的。弱小的能战胜强大的,柔软的可以战胜刚强的,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就是没有人能这样做。所以有道的人说:能够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称得上是国家的君主;能为国家承受祸患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是在反说一样。

【导读】

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统治者要能够“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一方面,应该像水一样,以柔弱达到手段;另一方面,应该敢于担当。
 
【解析】
 
这一章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后半部分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承担国家的污垢和不祥,那么他就会成为国家的主宰。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在前面的章节里,老子曾经介绍过水的特性,如柔弱、顺畅、坚韧,还有顺势而为、甘居下位等。在老子看来,天下的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它却是最坚强的,所以没有事物可以代替它。为什么说“莫之能胜”呢?这是因为老子所处的时代,有很多自然现象,人们都无法对其作出科学的解释,所以常常用神化的力量进行曲解。例如,当洪水气势汹汹地袭扰人类的时候,人们就称洪水为“猛兽”,并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他们。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这里,老子说天下人都懂得了柔能胜刚的道理,却很难像水那样以弱胜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争先、争强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变得争强好胜起来。然而,真正的强者是不争的,如果一味的争强好胜,就不会像水那样甘居下位、温顺坚韧,那么也就不算是真正的强者了。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受”意为主动接党,自觉承担。“垢”这里指的是外国的侵略。在这里,老子引用圣人的话来说明君主应具备的品德,即能够承受国家的耻辱和灾难。所以,只有做到不以自己的荣辱为荣辱,为了国家不惜忍辱负重,这样才配称为一国之君。例如,春秋末年勾践灭吴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本章的末尾,老子以“正言若反”作结论,这句话如何理解呢?老子在此说“正言若反”,与原文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承接了上文所说的水的柔弱和刚强。在老子看来,人们所说的、所认定的东西,其结果恰好与事实相反,人们不能认识大智大慧,把大智大慧视作愚蠢,结果自己处在愚昧之中还自认聪明,以至于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这句话是老子对整部《道德经》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
 
王弼《道德经注》
 
以,用也。其,谓水也。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
 
以,是用的意思。其,指的是水。这句话是说水柔弱的性质,没有事物能够改变。
 
苏辙《老子解》
 
正言合道而反俗,俗以受垢为辱,受不祥为殃故也。
 
正确的言辞合乎于道却与世俗的看法相反,世俗以受玷污为耻辱,以面对困局、危机为遭受不幸。

【经典解读】

“柔克刚,弱胜强”是老子一贯的思想,在第七十六章之中老子已经论述了“柔取生,强取亡”的道理,本章他再次指出统治者只有像柔弱的水一样,甘居下流,甘于受国之垢才能作为社稷主、天下王。
 
本章对于所有的领导者都极具启发意义。一方面,老子告诉领导者不能一味依恃强力,而应该像水一样,以柔弱达到手段,以柔和来赢得下属的尊崇。另一方面,老子告诉领导者应该敢于担当。这是一个领导者是否能让下属心服口服,让下属心甘情愿地团结在自己身边的重要品质。

【哲理引申】
 
韩信被拜为大将后,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准备往东攻打赵王歇。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赵国。此时,赵国掌握兵权的是当时的名士成安君陈余,为了对抗汉军,陈余集中了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给韩信迎面一击。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
 
赵军广武君李左车认为:汉军千里匮粮,士卒饥疲,且井陉谷窄沟长,车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只要严守,就可以万无一失。于是,他向主帅陈余陈述其利害,并自请带兵三万,从间道出其后,断绝汉军粮草。李左车的计划可谓十分稳健,能使赵军立于不败之地。但陈余立刻拒绝了,他说:“兵法上讲,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它,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与之交战。韩信虽号称数万人,其实不过数千人,千里迢迢来奔袭我们,士兵早已疲惫之极,我们却避而不击,若更强大的敌人前来,我们将如何对付?诸侯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会轻易地攻打我们。”
 
韩信手下的将军们对赵军庞大的人数和战力都十分担心,但韩信却成竹在胸。他探知陈余拒绝李左车固守井陉口的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迁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绵蔓水,韩信又下令部队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不知兵法。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前进。陈余率全军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背后就是大河,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都无法获胜。这时已经疲乏的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原来韩信留下的两千轻骑趁着赵军进攻早就攻占了营垒,将赵军的旗帜换成了汉军的。韩信趁势反击,惊惶的赵军溃散而逃,即使将领不断斩杀逃走的士兵也不能制止颓势,陈余战死,赵王歇被俘。
 
战后,韩信向被俘的李左车请教攻燕、伐齐之事。李左车辞谢说:“我听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敢语政。俘虏,哪里有资格同你谈论国家大事?”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聪敏,而是在于国君是否重用他,是否采纳他的意见。假使成安君陈余听了你的计策,那我韩信如今已成了阶下囚了。”于是李左车进献了“先声夺人”的计策,韩信采纳后轻易地平定了燕地。
 
“正言若反”,很多正确的建议听起来可能多余,甚至没有道理,但如果能够集思广益,多吸取正确的智慧,那么成功的概率就要大很多。陈余不听良言而身死,韩信听取正确意见而创立了功勋,由此可知,人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但绝不能自大自傲,不听劝告,否则只会招致败亡。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在路上 评论 第78章 柔之胜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理解:天下最柔软的莫过于水了,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的,是因为水的特性没有常态,无论怎么改变都可以。 在路上 评论 第78章 柔之胜刚:伟人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百姓是水.......。现在的人又当成耳旁风了。 古树 评论 第78章 柔之胜刚:今思:柔弱之胜刚强,以其无以易也。 古树 评论 第78章 柔之胜刚:七十八章:水无常是以应无常,故几于道。亦有言“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知易行难”【今思】 元哥 评论 第78章 柔之胜刚:正言若反理解两个方面意思:1. 正派的言辞作为,被世俗所轻视和嘲笑。2.阴谋论: 说不要,就是要,说不想就是想,你谦让别人就越谦让,你推辞别人就越坚持,从而达到你的目的。 导演 评论 第78章 柔之胜刚:人民的富强不能反应国家强,而国家能够让人民富强(也能让人民穷,也是隐藏的含义),这个国家才算真的强 导演 评论 第78章 柔之胜刚:这章老子说柔弱可以战胜刚强,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形态,后来总结出一件事物背后隐秘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国家人民的富强生活,那都是背后有好的统治者默默无闻的付出(这里就是垢和不详的含义),如果统治者生活很光彩,在镁光灯下大放光彩,人民就失去了那个可以保护他们的无形力量, 白衣吹水 评论 第78章 柔之胜刚:何谓若反,苏辙解之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传习录
王阳明心学梗概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