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以及国人的文化思想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经》的影响,而且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科学、宗教等各方面。
第04章 和光同尘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①。渊兮,似万物之宗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③。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④。
 
【注释】
 
①冲:虚而不满的意思。盈:满的意思,引申为尽。
 
②兮:语气词,可译为“啊”。
 
③湛:没有、虚无的意思。
 
④帝之先:天地的祖先,形容其出现之早。
 
【翻译】

大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发生作用时却永无止境。它如深渊一样广大,像是世间万物的宗主。它不显露锋芒,解除世间的纷乱,收敛它的光耀,混同它于尘世。它看起来幽隐虚无却又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
 
【导读】

“道”无形无象,它像空虚的容器一样能容纳万物,却没有边际,没有穷极。正是这虚虚实实、可大可小的“道”中蕴含着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老子指出是“道”创造了万物,是“道”支配着世间万物,做人也要像“道”一样虚怀若谷,朴实内敛,兼收并蓄。
 
【解析】

在本章里,老子仍然在进一步论述道的内涵。他认为,道是抽象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意识去感知它,虽然道是抽象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这种因素极为丰富,存在于天帝产生之先。因此,创造宇宙、天地、万物及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这样,老子从物质方面再次阐释了道的属性。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冲,通“蛊”,虚的意思。把道比喻为一只肚内空虚的容器,是对其神迷信、不可触摸性和无限作用的最直观和最形象的譬喻。道的境界是心灵的世界,它的空虚,是相对于自我世界而言,是不为人的外观所感觉到的。渊,形容道境深远,找不到边际。道的境界是虚幻的,但它虚而有物,它的无穷妙用对于得道之士来说,是永远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心灵在道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是最快乐的,也最能满足人的天性。在浩瀚无际的道境之中,蕴藏着天地万物的本原。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锐,锐气、锋芒,指各种自以为是的行为和轻薄浮躁的情绪。纷,纷繁杂乱、支离破碎的事物及意识。尘,指现象世界,相对于本质世界而言。畅游于道的美妙境界里,彻悟了人生真谛,获取了大智大慧,原先那种不可一世的锐气及浮躁情绪被挫消了,一切与我无益的纷乱都得以解除;摒弃那种张扬外显、积极进取的心态,代之以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以合乎道的观点来看待世间的美丑、善恶、荣辱、贵贱,这时的人才是清醒的、有觉悟的。“不言之教”的功用即体现于此。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湛,深沉、幽隐,指道隐而不显。“似或存”指似幻而实真,似无而实存。老子认为,道幽隐深沉,不可捉摸,看上去虚无却又真实存在。在这里,老子自问:道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他没有从正面作出回答,而是说它存在于天帝现相之前。既然在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由道产生出来的。
 
本章旨在说明不言之教的巨大功用。只有亲历道境,不为现象世界所羁绊,才能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道是虚幻的,又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它的虚幻,才可充实人们的内心。有了充实的内心,就可以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把握了世界的本质规律,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前四章里,老子集中提出了以下观点:道是宇宙本源,而且先于天帝而存在;事物都是相互矛盾存在的,并且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等等。此外,老子还提出了自己对社会政治和人生处世的某些基本观点,这些学说无不充满智慧。

 王弼《道德经注》

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

以一个家庭的角度、尺度来看问题,不能保全一家;以一个国家的角度、尺度来看问题,不能保存一国;竭尽人自身的全部体力,也还是不够自己使用。人虽然知晓万物,治理却不依靠天地之道,所以不能周全。地虽然是由魂魄构成形态的,不遵从天的法则则不能使魂魄完全安宁;天虽然是由精微物质构成的,不遵从道的法则则不能保全它的精微。虚空之物发挥作用是没有穷尽的。满达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充实,充实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外溢。所以空虚而发挥作用还能一直保持空虚、不满的状态,它所能发挥作用的时间也达到无穷的极致了。形体再大,也不能牵累、束缚本体;事物再怎么纷繁复杂,也不能不留回旋余地和机动时间。万物舍弃它们的不被束缚、不充实的状态,而追求一种实实在在的依赖、满足和寄托,真的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存在吗?万物的本始不是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吗?

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道的锋芒被消磨却自身无损,繁杂解除却毫不费神,与光调和却不染污它的形体,混同于尘土却不玷污它的本质,有锋芒可挫、有繁杂可解、可与光调和、可与尘土混同,这体现了一种物质性,然而与物质相互作用却并不改变它深刻的本质,这不正是一种深沉而似有似无的状态吗?地有它的固定形态,地的能力和品质不可能超过它的形体所能承载的;天有它的广阔形象,天的能力和品质不会超过它的形象所能包括的。天地被它们的形体局限而达不到的,不正 是天帝的始祖吗?

帝,这里指的是天帝。

苏辙《老子解》

夫道冲然至无耳,然以之适众有,虽天地之大,山河之广,无所不遍。以其无形,故似不盈者。渊兮深眇,吾知其为万物宗也,而不敢正言之,故曰似万物之宗。

人莫不有道也,而圣人能全之。挫其锐,恐其流于妄也;解其纷,恐其与物搆也。不流于妄,不搆于物,外患已去而光生焉。又从而和之,恐其与物异也。光至洁也,尘至杂也。虽尘无所不同,恐其弃万物也。如是而后全,则湛然常存矣。

虽存而人莫之识,故曰似或存耳。道虽常存,终莫得而名,然亦不可谓无也,故曰此岂帝之先。帝先矣,而又先于帝,则莫或先之者矣。

道给人的感觉虚无,像是不存在一样,然而万物都遵循它的规律,天地再大,山河再广阔,也都遵循着道。因为道没有形象,所以就像空无一物的一样。由于它的深远、深刻、无法被人完全了解透彻,我们知道它是万物的本源,但是因为我们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它,我们的语言无法全面、准确地言说它,所以只说它像是万物的本源。

道在每个人身上、言行中都存在,而圣人能够完全体现。消磨锋芒,使它平和,恐怕它过分参与、影响而流于虚妄;消解繁杂,使它纯粹,恐怕它和物质纠缠在一起。不流于虚妄、不与物质纠缠,外部的不良影响已经去除,光芒就生发出来了。又与外部的光芒相协调,恐怕它完全特异于物质之外而让它保持与物质的联系。虽然是不洁的尘土也要与其同行,恐怕它丢开万物。这样之后才能完全,就深远而永存了。

虽然存在但人们无法直接地感知,所以说若有若无。道虽然是永存的,最终也没法为它命名,然而也不能说它不存在,所以说它可能是天帝的先辈,只能靠天帝这种古老、伟大而又相对确定的事物来定位它。天帝已经诞生够早的了,道比天帝还要早,也就没有什么事物比道的存在还要早了。
 
【经典解读】

本章老子通过形象的比喻,把“道”呈现在人们面前。它难以名状,但囊括世间万物;它空虚无形,但永远不会枯竭。它是万物的主宰,天帝都是由其创造出来的。除了道是宇宙本源的思想外,老子还提出了自己的人生处世观点“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即虚怀若谷、收敛锋芒、顺应外部环境。
 
将道比喻成空虚的容器,在后面的篇章中还会出现。可以说这一比喻十分形象,是对道的神秘性、不可触摸性和无限作用的最直观譬喻。他这种超常的描述方式,给予后来道家人物自由放荡的思想和行为以先导和启迪意义。《庄子》中就经常描述一些离奇诡异的得道的人、神,或是说“存在”,来象征“道”、表现“道”。这些形象超离表象,甚至与表象截然相反。可以说道家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美,而非世人常常注重的外表。正是在这种“弃末求本”、“遗世脱俗”的思想下,产生了很多恣肆不羁的人物,尤其是在魏晋玄学发展时期,风流雅士无不“越名教而任自然”。当时名士,如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刘伶等人皆思想放荡、性格不羁,在世俗之人眼中他们举止怪异、行为荒诞,与圣人之教格格不入,他们“非汤武而薄孔周”,唾弃世俗礼教,随性而为,将自已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至今还让后人津津乐道。
 
有人认为,嵇阮之徒行为狂荡,并非按照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来处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子的“锉其锐,和其光,解其纷,同其尘”和儒家所讲的中庸之道并不相同。儒家所讲中庸,是孔子针对“过犹不及”这一现象所说,后世“小人之儒”常常将其理解为甘于平庸,也是对孔子的一种误解。而老子的思想,既不同于“甘为平庸”,也不同于孔子的本意。正如《淮南子》中曾云:“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挫锐解纷并不是像儒家要求的那样“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而是要摆脱世俗的条条框柜,顺道而行,随性而安,不为称贤封圣而戚戚焉,不为被世俗认可而劳神损形,不恃才傲物、锋芒毕露。嵇康、阮籍诸人正是如此,他们任性恣肆,不与世俗同流,举世誉之而不乐,举世非之而不惭。
 
老子不是告诉人们做缩头乌龟,而是告诉人们万物皆依道而行,圣贤不值得仰慕,光芒不值得炫耀,要收敛含蓄,谦虚圆润,不管有多大才能不可唯我独尊。
 
【哲理引申】

道冲,故而能用之而不盈,它广阔无边,故能囊活万物,无所不包。人也是如此,只有心胸广阔才能容人之所不能容,怀天下万事,成不世之功。古代哪些著名的君上,都是极具气度之人,他们能允许别人指责自己的缺点,能包容别人的不足,能对有很大缺陷的人量才而用;相反也有一些人求全责备,严律人,宽于律己,别人有一点缺陷就受不了,自己的缺陷有人指出时就愤恨吧,这样的人,没有人能接近他们,他们有了缺点也没人敢于当面进谏,最后,他们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成为笑柄。
 
东汉末期,天下大乱,诸侯纷争,经过一轮轮惨烈的决战,北方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势力就是曹操和袁绍了,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对决随时展开。当时袁绍势力占据绝对优势,他手下有冀、幽、青、并四州,军士百万、战将如云、谋士如茶。反观曹操,刚刚平定中原,周围又有张绣、刘备、刘表等对立势力,可谓势孤力疲,四面受敌。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也大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和袁绍进行大决战。曹操得到了一些重要谋士的支持,如郭嘉、有彧,他们都提出了一些曹操必胜、袁绍必败的论据,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度”。荀彧说:“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郭嘉说:“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
 
曹操气度之广最突出的事例就是对待张绣。197年,张绣投降了曹操。但曹操进了宛城后,却纳了张绣的寡婶邹氏。张绣觉得受了奇耻大辱,与贾诩商议反曹。在夜间突袭曹营,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等人都被张绣的军队杀死。按理说杀子、杀侄之仇深似海,可是曹操从大局出发,不仅没有继续报仇,反而对张绣分外亲热。张绣在贾诩的劝告下投降了曹操,二人见面时曹操像遇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拉着张绣的干摇了义摇,用丰盛的宴席招待张绣,封张绣做扬武将军,还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
 
反观袁绍,虽然也是一时枭雄但和曹操比起来肚量就差得远了。他准备出兵时,手下谋士田丰持反对意见,又言辞激烈。袁绍听了十分愤怒,立刻下令将田丰捉了起来。后来,他出战果然不顺。有人对田丰说:“您一定会受到重用。”田丰说:“袁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容不得人。如果他得胜,一高兴,或许能赦免我;打了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总就会发作。我不指望活命了。”袁绍回来后,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意见,果然被他耻笑。”与田丰不和的逢纪乘机进谗言:“田丰听说将军败退,拍手大笑,正为他预言正确而欢喜呢!”于是袁绍杀了田丰。
 
许攸也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为袁绍出了很多谋略,但大多不被采用。曹操及袁绍始交战时,许攸就建议袁绍偷袭许昌,这本是一条很好的计谋,袁绍却不愿冒险而不采纳。恰好此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袁绍疑心许攸出谋划策都是怀有私心的,甚至怀疑他暗中勾通曹操。许攸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向曹操进献了袭击乌巢的计谋,从而使大战形势一下扭转。
 
战争结束后,曹操的军队在清理战利品时,发现了大批信件。官员抱着这些信件向曹操汇报,其中有一批信件,是京城和曹军军营中的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曹操接过来看了看,这些信大都是吹捧自己的敌人袁绍的,有的还表示要离开曹营投奔袁绍。
 
曹操的亲信都十分生气,向曹操建议说将这些书信打开,按名字将那些心怀二意者全部抓起来。但曹操微微一笑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掉。众人十分不解,曹操又说:“不要查了。当时袁绍比我们强大那么多,连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于是,那些信全部被烧光了。过去那些暗通袁绍的人也都放了心,而且暗自惭愧,之后更加忠心于曹操了。
 
正是因为这样,曹操才能在群雄纷争之时崛起,统一北方,才能击败袁绍、吕布等众多对手,才能得到天下贤才的拥护。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异想天开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 【简单理解】本章就是开始论述“道”,指出其两个性质。
“渊”:实的,主宰万物;
“湛”:虚的,看不见,也不知道哪来的。
道,用现在的话,就是规律,比如物理知识。我们没有必要如两三千年前人那样过度的敬畏“道”。千万不要把”道“往玄学上引,那是坑人也坑己,因为那样没有什么现实价值,完全脱离了学习的意义。 在路上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道,虚空安静,用处却永无止境,深不见底啊,就像宇宙万物的起源来自那里。要理解祂、体悟祂,需摒弃分辨之心、排除外界的纷扰、收敛内心、融入道的世界(要想认识道,必须按照道的特性无知无欲,先融入道)。这时,多么的清晰啊,道就在眼前,真真切切的存在。这时我达到无我的奇妙境地,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是宇宙最初的地方吧。 5000言685473596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无欲才能看出妙,有欲能学其道! 书海一叶舟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大家说的太好了,我是越看越觉得看不懂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悟,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自己感悟到的东西使自己能够进步,思想得以升华就足够了。 匿名游客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全力举重,不可为用, 故道之冲,渊,湛即其空而不满,渊深隐没以为用,是以用之不盈,故挫其锐解其纷和光同尘乃不拘锐纷光尘,非中庸之意,乃言道之虚空若谷  华沙夜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不拘一格降人才;规矩不可尽守;经验不可照搬。一个杯子里面有度量,只能装它所能装的量,它本可以有装的更多却被光尘,土,纷等欲望所束缚。但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体用必须同在,若全无光无尘无纷也就是没有度,如水装在地上,你没法喝啊!也就是于你无用。 低调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和其光,同其尘   应该是 融和于光中,和微尘一样 5000言2164849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读道突然想起考试前,老师突然告诉我,这个字可能出现的错误会出在试卷上。我不以为然,告诉老师,我首先掌握正确的,其他的答案无论真假,全部以假的否决。程昱和郭嘉的区别在于,郭嘉掌握了真实可靠的思路,否定了真实以外的一切,这一点程昱无法做到。 柳泉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令狐冲任盈盈的名字是否来源于此?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仙……帝是指什么你们怎么都不说? 风飞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老子将道比喻成冲(中空)、渊(深渊)、湛(幽隐)表达出了道之虚空幽远,无形无像。只因他不露锋芒,解其纷乱,不显光耀,混同尘土。但道却是真实存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云在青天水在瓶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道既是无形无相的,也是有形有相的。道是人类的身体器官感知不到的,但是人的意识是可以感知到的。如果具体描述道是什么样的,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出来具体的形象,也就是具体的物理性质,如大小、颜色、轻重、由什么组成的等等;但是,道又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事物、事件之中,无论是事物的具体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和运行的方式、形态的转换等等,之中都有道的主宰。道是主宰万事万物不停的向着万事万物自身对立的方向运动,这个就是反者道之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只是很具体的一个极小的部分。这个是我的理解。 Zk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这是哪位高人写的译文? 牛逼啊  都不留名  神仙? 匿名游客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原来老子这么早就悟出来,时间错觉论! 凯佩尔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本章目前感悟的指南是阴阳对冲而行动,简单说“冲而用之”,这是承接上章无为而治后的发展方向展开突破创新。 开心就好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这一章不必单独理解,后面很多章节都有详细解释。比如“挫其锐”后面就有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道理。 最美不过夕阳红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说“道”就是道理,你认可吗?道理就是道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不服不行。不行也行,那叫横行,做人必须懂道理明辨是非,道,在其中矣。 最美不过夕阳红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文章中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锐,锐气,锋芒,指各种自以为是的行为和轻薄浮躁的情绪。纷,纷繁杂乱,支离破碎的事物及意识。尘,指现象世界,相对于本质世界而言。畅游于道的美妙境界里,彻悟了人生真谛,获去了大智大慧,原先那种不可一世的锐气及浮躁情绪被锉消了,一切与我无疑的纷乱都得以解除;摒弃那种张扬外显、积极进取的心态、代之以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以合乎道的观点来看待世间的美丑、善恶、荣辱、贵贱,这时的人才是清醒的、有觉悟的。‘不言之教’的功用即体现于此。”        这段话是在说明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吗?他在告诉我们要把现象世界回归于本质世界,只能说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实质及其所要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把自身修养阐述得十分透彻。应该说明的是道的作用不光体现在人的精神内涵上面,同时还体现在人类社会的外围世界,天下有道,人类社会一片光明;天下无道,人类社会一片黑暗。老子《道德经》所要阐述应该是这两个方面,只强调一个方面不行,道德的作用对人类社会而言它能挫削一切锐利的东西,解除人类社会上所有的一切纷争。道是用的东西,用上了道就有了德,它像武器一样在保护柔弱人群。不要忘了,老子说道能生万物,养万物,保护万物。所以,我说“道冲”,是指人类社会在承受道的冲刷,冲,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只有这样理解才会顺理成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把道说成是象虚空的容器一样,和文章中的内容能相符合吗?容器是装东西的,和“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意思不能顺理成章,古人的说法,笔者不敢苟同。《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形而上”的东西,有形的存在就有道的存在。道的作用能“挫其锐,解其纷”关键是人能不能体道用道的问题,道是一种义念上的存在,不是什么神圣高不可攀的东西,道属文,德属质,才有哲学家们所说的“体用相资,文质相丽”的说法。 最美不过夕阳红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道无形无相”的说法是错误的,把道用在德上,它就有形有像了。道和德是一种东西,用道就体现了德,这一章把道的作用说的很明白:“挫其锐,解其纷,合其光,同其尘。”。有人说道是语言表达不出来的东西,表达出来就不是道了,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在这一章就把道的作用表达出来了。无论什么样尖锐的东西(及其他所做出来的任何事情)都会被道戳穿,无论什么样的纷争都会被道解开,在和合中放射光彩,这种光彩它不会炫耀,就如同脚下的尘土一样朴实可靠。 最美不过夕阳红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个人认为,“冲”是冲锋陷阵的“冲”,动词。古人把它解释成盅,说是名词,不妥。在《易经》中,把相对的两种事物说成是“冲”,子午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正与邪相冲,道与不道相冲。第三章阐述什么叫正,这一章阐述正与不正相冲,这是道德的作用,如果人类社会人人都能使用道德,天下的不正就变成了正,不道德的现象就无法站得住脚,人类社会自然而然就会和谐。天下美好就体现在这种和谐当中。第五章就说出来封建社会是唯心主义,老子要破除把天地说成是神的说法,老子在弘扬唯物主义气动说,我说老子在揭露封建社会第五章就是依据。老子《道德经》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前后顺序都是有联系的,不可以孤立地做出诠释。千万不要被古人思想束缚住了。这是个人的认为,你赞同吗? 阿卡阿卡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百川奔腾东到海,万物有律,不执着,专注当下,一切随缘。 白衣吹水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道如水,纷如舟,水覆舟如解其纷,观水覆舟则见其锐,乐哉,道矣。非也,水之沧海,故言挫其锐,解其纷。万物有道,如光无处不在,然光可见,道不可见,故言和其光,同其尘。 飘雪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原文的字都讲错了,湛,没(mo)四声,隐藏意 匿名游客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破象执,入道体 好爱这个世界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对道的描述与赞美 为爱停留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为啥在56章也有,重复了吗 弗居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我有一问,老子所说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如解析所说的是老子的人生观念吗?还是是后人解读用来适于自己的言论教条呢?也学老子只是想说明“湛兮,似或存”的呢((*^_^*))。 Sera 评论 第04章 和光同尘:感谢!!!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的传统历法,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上至风雨雷电,下至芸芸众生,包罗万象。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