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以及国人的文化思想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经》的影响,而且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科学、宗教等各方面。
第01章 天地之始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非常名③。无,名天地之始④;有,名万物之母⑤。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道: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②道:用语言表达出来。
  
③常:恒久不变。
  
④名:这里指道的名称,文化思想。
  
⑤名:用语言表达出来。
  
⑥徼(jiào):通“窍”,踪迹的意思。
  
⑦玄:幽昧深远。
  
【翻译】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导读】
 
作为《道德经》的开篇,只有正确理解了本章的玄妙这里才能认识和把握老子的思想体系。在这里老子破天荒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涵义博大精深,人们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以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以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解析】

这是《道德经》的第一章。本章开篇名义:“道可道,非常道。”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是第1个把道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和加以阐释、论证的思想家。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贯穿其思想体系始终。关于对老子道的认识和诠释,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认为,道是精神性的本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有的则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唯物主义。一般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及万物运行的规律。陈鼓应在其《老子译注及评介》一书中引用杨兴顺的观点,将道的基本特点归结为:一、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它排斥一切神和“天志”。二、道永远存在,它是永存的物质世界的自然性。道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三、道是万物的本质,它通过自己的属性(德)而显现。没有万物,道就不存在。四、作为本质来说,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气”及其变化的自然法则的统一。五、道是物质世界中不可破灭的必然性,万物都从属于道的法则。道摧毁一切妨害自己的事物。六、道的基本法则是:万物与一切现象,处于经常的运动与变化中,在变化的过程中,万物与一切现象都转化为自身的对立物。七、万物与一切现象,都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中,这种联系通过统一的道而完成。八、道是我们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但在逻辑思维中,它是可以认识的。由是观之,道在天地生成以前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当天地生成以后,道就在万事万物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贯穿万物的生成、生长、发展、消亡的始终,作为一种自然规律客观地存在着。
 
一提起道,我们不免会在头脑中想象它的模样,然而我们的想象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真正的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但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正所谓“大道无形”。我们凭主观想象臆造出的道的样子,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称为名。“名”这个概念也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形容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比想象的局限性更大。如果用语言文字来描述道,只能与道背道而驰。既不能用语言又不能用文字来描述道,那如何才能认识道呢?鉴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及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通过抽象的概念,即“无”和“有”这两个名来一窥道的真正面目。所谓无,是指天地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说明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所谓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它代表一种正在孕育万物的状态,是万物的生母,即万物是从有中孕育生产出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将道理解为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它的本原是无,却可以生出天地万物。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采取无的态度去体认道的玄妙。道的原始是空无,我们要想体认大道,就必须抛却所有的杂念,将自己回复到毫无思想意识的婴儿时期,达到一种完全虚无的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道的奥妙和玄机。无和有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两个概念,它们是打开“众妙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能领悟道的实质。
 
所谓“常无”,就是一种永恒的无,或叫“大无”;与此相对应,“常有”就是一种永恒的有,也叫“大有”。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忘却自我一切的常无,体悟到天地初生时的“妙”;通过这种包容万物的常有,观察到万物未生前的“徼”。妙,按汉字的组字法,可以拆分为“少”和“女”,少女不但处于妙龄,而且是纯真、纯洁的象征,这里用在道中,可以理解为天地的本始。徼的本义为边界。这里引申为开端、端倪的意思。在这里,不论是常无还是常有,都只是对宇宙大道中的某一状态的描述,还停留在概念这一层面上,都是名。常无在前而常有在后,所以概念的“相名”也就不同了,但它们都是由大道生出来的,都是对大道的发展和变化,统称为“玄”。玄意为深奥而不可理解、不可测知。“大道无形”,变化多端,变化来变化去,就构成了天地万物的“众妙”,即老子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回过头来看原文,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着重讲了这样几个概念:道的概念、名的概念、无和有的概念、妙和徼的概念、玄的概念。这些概念统称为“名”,借用老子的一句话“名可名,非常名”来说,这些概念并没有真正地揭示出道的真正内涵,这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言语和文字都无法揭示出道的真义。我们学习和研究这些概念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道,它们可以作为理解道的桥梁。

 王弼《道德经注》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可以言说、可以区分、可以命名的道与名,是针对于具体事物、具有具体形态的,不是抽象、永恒、普遍的。所以真正的大道是不可言说、不可命名的。所有的事物都来源于无,所以没有形象存在也就无法给任何东西命名的时候,是万物的初始阶段。等到事物有了形象、有了 名称,就生长、发育、自立、成熟,所以说名称是万物之母。道以无形无名的状态开始分化出万物。万物自出现到完成都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所以说道是极黑的黑,深远而不可见。
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妙,就是事物最微小的单位。万物都是由这些极微小的东西构成的,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所以没有欲望、没有杂念就能观察到构成物体的微小物质。徼,是事物的归属和终点。凡是存在物具备了被使用的物质基础的,必须由一种非存在物使它与其他事物发生关系从而产生作用。欲望只有适于道才能得到满足,或者可以说欲就是道实现自我的一种形式、趋势。所以常有欲望,可以以它来观察事物发展终末的形态。

两者,始与母也。同出者,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默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若定乎一玄,则是名则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众妙皆从而出,故曰众妙之门也。
这里所指的两者,是“始”和“母”。同出于哪里呢?同出自于玄。名字不同,因为它们的表现形态不一样。在开头叫做“始”,在终末叫做“母”。玄,是形容看不见、也听不到的,没有实体存在,不能够被人们觉察的事物,是“始”和“母”共同的本源。因为玄的这种性质,所以我们无法感知也就无法命名,所以不能管它们都叫做玄,而这里老子说都叫做玄,是因为无法感知才姑且这样命名的。因为无法感知而都叫做玄,所以就不能说它们是性质完全相同的玄。如果说它们都是一种玄,就与它们无法感知的性质相矛盾,就错得离谱了。所以说玄之又玄。所有的构成事物的微小物质都是从玄而来,所以说玄是众妙之门。

苏辙《老子解》

莫非道也,而可道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后可常耳。今夫仁、义、礼、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为义,而礼不可以为智,可道之不可常也。惟不可道,然后在仁为仁,在义为义,礼、智亦然。彼皆不常,而道常不变,不可道之能常如此。道不可道,而况可得而名之乎?凡名皆其可道者也。名既立,则圆、方、曲、直之不同,不可常矣。
可以言说而无法概括全面的不是道,只有无法言说的,才具备抽象、普遍、本质的性质。现在我们说的仁、义、礼、智,就是大道里面可以拿来讲明白的一小部分。但是仁和义不同,礼和智也不同,仁或义它们个别的道是不能说明其他事物的,所以不是抽象、普遍、本质的大道。大道无法言说,它体现在仁中就是仁,体现在义中就是义,礼和智也是这样。像仁、义、礼、智这些都是具体的、表面的概念,而道是永恒不变的,道无法被言说、无法被辨识也无法被影响,所以保持了永恒不变的状态。道是不可言说的,当然更不可能给它定下名字了。有名字的都是可以言说的具体事物。区别于他物的名字既然有了,那么它圆、方、曲、直的特性也就与其他事物有区别,当然就是具体、个别的了。

自其无名,形而为天地,天地位而名始矣;自其有名,播而为万物,万物育而名不可胜载矣。故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圣人体道以为天下用,入于众有而常无,将以观其妙也;体其至无而常有,将以观其徼也。若夫行于徼而不知其妙,则粗而不神;留于妙而不知其徼,则精而不变矣。
自从无名的混沌有了形态而成为天地,天地就各就其位,开始具备了可以被命名的性质。自从天地有了名字,它们分化为万物,万物发展变化,名字数不胜数,无法全部记下来。无名的是道的本体,有名的是道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圣人自身与大道相合而为天下发挥作用、影响,在众多的人与物中而忽视自己,体察构成事物的微小物质的变化;了解了没有形态的道却仍然关注着具体的事物,是来观察它们之间的界限、区别。如果只知区别而不了解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无形的规律、精微,则粗陋而不透彻;停留在精微物质的识见而不知道具体事物之间的界限,是虽精深而不知变通。

以形而言,有、无信两矣,安知无运而为有,有复而为无,未尝不一哉。其名虽异,其本则一,知本之一也,则玄矣。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言玄则至矣,然犹有玄之心在焉。玄之又玄则尽矣,不可以有加矣,众妙之所从出也。
以形态来看,有与无确实不同,人们哪里知道无运化而成为有,有变化而成为无,它们何尝不是统一的呢?它们的名字虽然不同,但本质却是相同的,知道它们的本质是同一的,思想就如同深黑色一样深不可测了。凡是遥远深邃而见不到头的,它的颜色必然是深黑的,所以老子常用玄来比喻极致。说玄就足够了,但是玄还有它内在的一面。“玄之又玄”就完全了,不能再增加了,构成万物的精微物质就是从这里来的。
 
【经典解读】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到底是什么,其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古今中外学者对其争论不休,意见纷呈。有人说老子讲的道是基于世间万物运行之理而提出,是以物为基础的唯物主义;有人则说老子的道是虚无缥缈,脱离现实的唯心主义,是他所认为存在于物质之上的超越万物的本源。与老子年代相距不远的韩非子在《解老》中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日道,理之者也。”他将道与物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存在,即“道者,万物之所然也。”同时,万物还须遵循道,这是“之所然”的含义,这表明了道的二元属性,它不是像宗教哲学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那样以一种存在掩盖另一种存在,也不是将两种存在的关系颠倒或模糊,而是清清楚楚地说明两种存在,一种是物,另一种是道,道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它是一种超越普通存在的存在。
 
可以说这种说法与《易经》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相合。在《易经》之中,阴阳既是构成天地间万物的本源,又是世间万物运行的终极规律。阴阳交合而生万物,万物的生老病死、兴衰存亡又无不遵循着阴阳消长的大道。
 
《淮南子》中说:“……道之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窈,可以明;可以包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更是明确地提出了道为万物之本,道为万事之律,它变化无穷,无所不在。
 
老子的“道”是两千年来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
 
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习惯了大都市的生活,灯火酒绿,车水马龙,山珍海味,歌舞嘈杂,然而在这繁华与光彩之下,难以掩饰的是人类心灵上巨大的空虚,和精神上的压抑与窘迫。那种出于生物本性的对于天地自然、万物规律的思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就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面对这些压力和精神、心灵上的迷茫,更多的人开始研究博大宏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经》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智慧源泉之一。人们相信老子所言的“道”,能指引迷茫的人找到归途,能引导狂躁的心灵恢复平静,能让失落的人重新燃起希望。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道,如何遵从道?首先,我们应当敬畏道,敬畏遵从道而运作的大自然,敬畏天地间合理存在的万物,静心体会那些不可言说的宇宙奥妙,用心灵去感受世间一切;其次,我们要在纷呈的生活中寻找到自己应当坚守的一些道,不因为恶劣的环境而放弃自己的立场,做到仰俯天地之间而无愧;再次,我们坚守道的同时还应认识到道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间、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随时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们在生活中应当顺应道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与时俱进,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跟上周围环境的变化,不使自己成为“落伍者”。
 
【哲理引申】

物生道,还是道生物,这个问题又回到唯物与唯心的争论之上,很难说得明白。但世间万物并非混乱无章的,它们都遵从着一定的规律,这是肯定的。所以说:万物皆有其道,天地有道,故能长存;日月有道,故能常升;君子有道,故能周行天下而不困。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来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有道”的。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无不遵守着各种规律,道德法律、规章制度乃至人内心的各种原则、底线都规定了我们如何行事,如何做人。人类在长期的文明积淀之中总结、创造出了这些“人生之道”,也必须时时刻刻遵循着它们,没有这些社会就会变得混乱,组织就会陷入瘫痪,个人也会迷失、不知所从。古今中外的圣哲贤人们提出了很多治国之道、齐家之道、修身之道,指导着人类在茫茫历史之中不断前进。
 
春秋时楚国的令尹子文就是一个在行动中坚持大道的人。他家中有个触犯法律的人,廷理把他抓了起来,但听说是令尹的家人就放了,子文找来廷理责备说:“设立廷理就是要管犯王令国法的人,那些正直的人持掌法律,柔和却不屈服,刚烈却不折服,现在违背法律而把犯人放掉,这是作为法官却不公正,心中怀有私念,这不是说明我有结党的意思吗,你怎么能够违背法律呢?我掌握如此高的职位,是给官员和百姓做表率的,官员和百姓们有的人有怨言,我也不能免于法律,现在我的家人犯法,你因为我的缘故而放了他,那我的不公正在国家就彰显了。我掌握一个国家的命运却让别人听到我有私心,这就违背了我所坚持的道义,不如死了。”于是他将其家人交给廷理,说:“不给他判罪,我就死。
 
”廷理不得已判了那个人的罪。楚王听说了,来不及穿上鞋就跑去子文家中,说:“我年纪小,执法官员安排错了人,让你委屈了。”因此罢黜了廷理,而且抬高子文的地位,让他管理内政。国家的老百姓听说了之后,说:“令尹这样公正,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行为源于意识,意识源于信仰。你心中坚守什么样的大道,决定了你将会做什么样的事情,也决定了你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正确的“道”铸就伟大的人格,错误的“道”则导致错误的人生追求。信仰和坚持中华古今美德,吸取中华民族各个时期的伟大智慧成果,战胜偏执和无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这也许是《道德经》能提供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了。

上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380217336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分天道和人道,明悟了自己的道,也就识得了自己的本分 5000言242246291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善恶美丑皆由道生,是非成败皆因道成,君子不卜,道使之然也 一介摆人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注解有异,此处定然不能在“无名”处断句,应该在无字后面断句,天地之始与有没有“名”没有关系,只与“无”有关系。所谓“道”,包含有与无,“有”,偏向于实,而“无”,则偏向于虚;这也就是为何“无”是天地之始,而“有”是万物之母。 修能郎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歪解:说“道”要不执着于“道”本身,才是恒常的道理。万事万物的“名称”都是其自身的限制,因为他不过是事物的一个名号而已,不是万物的自性。“无”所指的,始,是天地的开端、本原。“有”所指的,母,是化生万物的动力。要常站在“无”的立场去想事情,思考其本原。要常站在“有”的立场去观(观:透过精神来体验),探求万物发展的踪迹。(“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归根结底而言,有无是一样的(玄同);(玄之又玄)知玄又需知去玄,因为这些都不过是似有似无的“像”而已,是探求理解本质的工具;(众妙之门)这才是我们通过“有”与“无”去窥探“道”的门径。只有通过它们(有、无),我们才能领悟道的实质。(所以前面说“道可道,非常道”,人们对“道”的理解不尽相同,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我们说,“道”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名称而已,不是其本身的自性。语言文字对祂而言,就好比是盲人摸象,不管如何描述都不过是只言片语,难窥全貌,所以我们能从诸多方面去解读。就如上面所说,“道”是可以用语言文字去帮助我们理解的,但不能执着于所理解的语言文字本身。) 5000言780760266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啥是道?几千年来牛羊为什么吃草,虎狼为什么吃肉?谁能说清为什么? 在路上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统御万物,难以言说。比如盲人摸象,只是摸到的一部分,描述出来的又不是你摸到的。就用“无”来表达祂本来的面目吧,用“有”来表达我们对祂一点点认知吧。只有没有分别心才能体悟道的全貌,如果有分别心只能看到祂的冰山一角(看到你所希望的样子),“无”和“有”都出自同源,仅仅是描述的差别(即对大象的理解)。很奇妙,这就是对宇宙规律理解的门径。 古树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今思:世界是动态的。思考结合观察,周行不殆。 古树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目前大约只花了2年时间研究道德经,尝试“用白话描述我看到的第一章”是什么:“道”可以称之为道,不过“道”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存在;“名”可以称为名,“名”也并非是恒定不变的名。故曰“道非恒道,名非恒名”。道就好比“无”,它是天地的起源;名就好比“有”,一旦有了就证明了该事物的存在性。所以,我们一直用“无”的方法,去了解事物的内在奥妙;我们同样用“有”的方法,去观察事物的外在特征。“无和有”亦或是“道和名”,“看不见的”和“看得见的”,亦或是“内在的”和“外在的”等等,这两个东西其实是在一个整体中,只是他们表现的形式不同,所以名称不同。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这种整体性(类似于物理界中“量子的纠缠态”),老子称之为“玄”,当然“玄”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就像地球一直在自转和周转,就像“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都不是“未来的你”,万物皆在其周期运动中,故曰“玄之又玄”。如果能大致认同以上的观点,可算是迈出了认识“道”的第一步。【个人翻译,仅供交流】 5000言685473596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很不错的解说,会一直看下去!里面悟解很多 5000言101346022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什么版本好像和王弼河上公的都不一样 5000言101346022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这个道德经是什么版本 ☆梦★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当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道是什么,道就是规律! 广大的湖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另一种解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勇哥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可道,世间规律可以找到其规律,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定义的可以定义,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几千年来也没见谁凭着此经开天辟地,避祸呈祥。最后一句也是服了! 叶公好龙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我要背诵了 文书初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德经》,说直白点就是论述长久之道的经书:     如果是国家领导人,或者是企业领导人。只要自己为大家谋求利益。不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国家或团队就能长久存在。     如果是军队领导人,保持慈爱的心怀,丢匹夫之勇。自己的军队也战胜强敌。     个人只要勤俭,也能保证长久的生命力。所以,用长久之道定义《道德经》更为确切一点。 5000言271903856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开篇的意思其实很简单,莫要误认为很“玄”!它是说道是存在而不可描述的。在人类存在之前就有了。人为了认识道,就要给事物取名,就好象两个长久不见面的同学遇见了,如果你记住他的名字,你一下就想起他是哪个了,否则你会说"我们认识吗?"事物有了名后,人就会有了欲望——“无欲”“有欲”,比如你看爱情剧无欲看很美,当你有欲去谈时会发觉很累。人有了欲后就会去区分什么是善恶美丑,这就进入到下一篇了。 胜败无所谓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我也认为译文有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不能言明,那用五千言干嘛? 5000言278112252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看过“中华书局”的两个版本,与这里的翻译,有云泥之别;请问这是哪位大家翻译的,有没有纸质版? 5000言4257117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在没有人、没有动物,没有植物,没有意识的时候,道就存在了。我们认识的世界是第一个有意识的生物传递的信息,名出现了,认识世界开始了,但是道亘古存在! 匿名游客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所言一切法者, 即非一切法”, 金刚经正好作此注脚. 故以有观其徼; 以徼观其无; 以无观其妙. 非无不足以观其妙也.  5000言619025540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老子的《道德真经》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无价之宝,他将永远永恒的被华夏子孙永远继承传承和发扬光大,渊远流长永不停息,因为他是整个宇宙整个世界整个全人类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无价之宝和永恒的真理。 5000言619025540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先天大道为尚品至繁又至简,大道本无形,小无内来大无边,大道本无形,无边又通灵。 瓜牛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越读越像修仙 zhao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者,修于心也,强求者不得,强学者不成,强究者不释 小安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不可知论吗 独枝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好多词汇喊起来朗朗上口,不过就是看不懂,翻开道德经,才发现好多流传千古的词汇跟语句,都是出自道德经。真难以置信,那个时代的古人,文化功底居然那么高,现代人,就算是小孩子都知道宇宙星辰,但深层次的文化,却差的太多了 黑格北帝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双重字句,否定。道可道前面加个第一人称老子说,我说的规律,是永恒的规律。对的、错的,对的静为人文而初生,错的动为天道而改进。所以说,对的观其百家,错的观其灵性。不管对错,同是物质本源。所造规则,规则变化,诸子百家的思想。 圣剑士的荣耀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这个网站干脆叫论语网好。 顺其自然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不可说,如水不可言其形态,如空气不可现。一阴一阳之谓道,能见为阳,不见为阴。 遺憾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因为一直处于迷茫,算是以贪治贪吧,希望通过领悟能去除烦躁,走出阴霾,或重生 winter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老子勉强曰道为宇宙宏观架构的基础,立道再破道,给道命名再破名,意在破五官破潜意识思维,道妙不可言,唯有深意识自行领悟其中奥妙,后世论道者极多,思想极其宏阔,道乃混成,你心有一念可你你一说出来就错了,因为到不可说,说出来就是假的,注释家只需注释经文表显之意,深远的东西每个人挖掘不同,但都在道上,是谓玄同,是谓持经达变,这可能是老子的本意,而不是依附哪家而言。。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所以,道可道,名可名~ 元哥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能指引迷茫的人找到归途,能引导狂躁的心灵恢复平静,能让失落的人重新燃起希望。 浊酒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①可道②注释条目的①②,在原文中标注的位置有误。 幽林雲閣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学习了! 听雨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德经是这世间本源的解释 通俗易懂 不过若要真的理解道德经 一般需要经过 看山是山 看山非山 再到看山是山的过程 茅笛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洋洋洒洒,从古至今浩瀚文章,其文字体量倾任何个人一生时光也无法毕读哪怕是一遍。这种文艺复兴时期以前关于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那样的真理追究取向,早已经被“美即真理”的现代科学系统所取代,看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吧。毫无疑问,道德经如同金刚经一样,蕴含着终极真理的因子,或者叫影子,说他是人类文明初期的梦魇也许更恰当。整个经文已经浓缩在第一章,其它章节统统是类似释迦摩尼讲经时“比喻化城”的阿凡提故事,怕你们听不懂,所以翻过来覆过去的唠叨而已...... howrd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德经本不复杂,只是读的人太复杂。 星痕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不同物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物质一定有某种共性(可以类比能量转化,能量守恒),我将这种所有物质都存在的共性称之为本源。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有规律法则,不同的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可能不同,但所有的规律中一定都有一种最根本的规律,我将这种最根本的规律称之为规律法则的本源。而道,是一切物质的本源,也是一切规律法则的本源。所有的物质都是从这个物种的本源上发展变化来的,所有的规律法则都是从规律法则的本源上发展来的。物质和规律是相互依存的,物质承载表现规律,规律影响改变物质。 老杨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德经的译文和解析是出自哪本书?想去买来看看。 .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天啊,中华精髓,炎黄子孙弄不憧,却反被西方给用了.中华大地若由始奉行老子而非孔子.哪有西方炫耀的机会. 正熙妈妈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可否理解为基于人性的一种规律,比如人性都喜欢免费的东西,道就是人对免费的东西表现出的来者不拒的这种规律。当有免费的东西给他时,这个人性就会显露出来。-> 常有,欲以观其徼。当没有免费的东西时。->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追梦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老子的徒弟缠着老子讲道,老子不胜其烦,就勉强讲一下吧,于是开篇就说: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只能勉强描述一下。于是整本道德经就是老子从各个角度,各种方法去描述不可描述的道 差不多、先生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就是自然 是形容词 先生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是一切,看不见,却存在,道是一种规律,是一种信仰,你可以不信,但它确实存在,就像空气一样,你看不见空气,但空气依然存在,你看不见道,道却主宰万物。开篇,让我们认识道,道的概念是什么,我们不必去强追道到底是什么,继续往下看就好,每个人理解的道,都不同,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道,道可以是每个人的。  匿名游客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老子说的道,用脑子是理解不了的,所以是不能用语言简单概括的了的。这是事物背后的动力,就像能量,你是看不见的,但你却可以感受到。所以老子说了那么多,能近道,却不是真的道,通过阅读近道。而能否得道,在于个人,而非“道”这个字。关键要用心,而非用脑 导演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穿在身上的东西可以称为衣服(抽象的道),这衣服之前是动植物皮毛纤维,这衣服之后会是一块破旧布料。皮毛纤维和破旧布料都是从这件衣服观察出的,所以概念很模糊,都可以叫它为玄,从纤维变成衣服,这叫玄之又玄,从衣服变成布料也是玄之又玄,这就是理解事物的法门。 WangSheng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万物本质是能量,我理解就是本源也就是易经中的一。能量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即为二,即为阴阳,道德经中的玄或者物理学中的势或者人的欲皆为能量要转化和传递的趋势 无药 评论 第01章 天地之始:道是天地万物的“规律”,自然的法则。这个法则很难用语言完整的描述出来,但是确实存在的,指导着天地万物的生灭。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