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原文】
 
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①:“仲尼焉学②?''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③,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注释】
 
①公孙朝:卫国大夫。当时鲁、郑、楚三国也都有公孙朝。所以指明卫公孙朝。
 
②焉:何处,哪里。
 
③识:通“志"。《汉书.刘歆传》引作“志"。
 
【翻译】
 
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存在人间。贤能的人掌握了其中重要部分,不贤能的人只记住了细枝末节。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从哪儿不能学呢?而且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

【解读】

此章是说明善于学习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到有益的东西。孔子学说是承袭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固定的老师。子贡聪明颖悟,对老师可以说是知之甚深,孔子学说得以广泛流传有他的一份心力。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 2017- 5000yan.com | 商务合作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