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原文】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①?''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②,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③。''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④,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⑤。”
 
【注释】
 
①恶(wù):厌恶。
 
②流:晚唐以前的本子没有“流''字。
 
③窒(zhì):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④徼(jiāo):抄袭。

⑤讦(jié):攻击、揭发别人。
 
【翻译】
 
子贡问:“君子也有憎恶的人或事吗?,孔子说:“是有所憎恶的。憎恶宣扬别人过错的人,憎恶身居下位而毁谤身居上位的人,憎恶勇敢而无礼的人,憎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孔子问:“赐,你也有憎恶的人和事吗?”子贡说:“我憎恶抄袭他人之说而自以为聪明的人,憎恶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憎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

【解读】

此章通过孔子和子贡的对答,对有悖道德规范的四种人和作风不正的三种人作了揭露和斥责。由此可见,君子虽然博爱但也有所憎恶,并非是无原则、无是非地爱一切人的好好先生。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 2017- 5000yan.com | 商务合作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