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原文】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翻译】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解读】
 
多数人是可以改变的

这一段文字是紧承着上一段文字说的,人天性是相近的,但后天接受的教育及环境造成的影响会使人产生差异,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孔子认为,除了“上知”和“下愚”这两类人,大多数人都是可以改变的。“移”就是迁,就是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不管持“性善”的观点,还是持“性恶”的观点,都可以将移的结果分成两种:一种是变好,一种是变坏,没有例外。从道德层面看,我们追求的是向好的方面转变,即改过迁善。
 
关于“上知”和“下愚”,历来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上知就是前文提到过的“生而知之者”,而下愚就是“困而不学者”。孔安国在为《论语》做注时说:“上知不可使为恶,下愚不可使强贤。”据他理解,上知就是一件坏事都不做的大好人,而下愚就是一件好事都不做的大坏蛋。这是从道德上说的。总结历代注家对这句话的解读,基本可以得出这种解释,即“上知不必移,下愚不可移”,除了这两种人之外的大多数人,是可以移,而且也是应该移的。
 
认识到人人都需要“变好”,需要向更高的台阶迈进,之后就是探讨如何迈上更高的台阶的问题。要想进德修身,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个过程既可以通过自省来完成,也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自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提高的方法,但大多数人做不到中肯客观地自我批评。因而,在他人帮助下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实际一些。但是,采用这个办法还要求被评价的当事人有一种“闻过则喜”的诚恳态度,如果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好,就大发雷霆,谁还敢劝善规过呢?在定位自己的不足之后,就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学习。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进步,在道德上改过向善,在能力上日益提高。总之,使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学习是一件丝毫不能松懈的事,每天都要进行学习,放松学习的人很快就会被社会、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面。正是因为“变得更好”是一件没有尽头的事,所以便有了“学无止境”一词。
 
其实,即便是圣人和傻瓜也是可以改变的,不过改变的程度很小而已。司马迁曾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永远正确和永远错误根本不存在,因而,上知其实也犯错,只是犯错的次数少;下愚也有正确的时候,只是犯错更多一些。上知需要好上加好,下愚需要改过迁善(我们这里所说的过并不专指过错,任何不足都可以包括在内;善也不局限于道德层面,任何方面的完善都可以包括在内),这不都是移吗?只不过是幅度的大小有所不同罢了。
 
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到,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要认识到,没有改变就无法实现自我完善。认识到这两点之后,就要主动自觉地通过学习提高德才,踏上更高的台阶。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317302228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这一条的解释差别也很大,不知而不学,是下愚,不愿学的人是不能被改变的。人的智慧来源于学,越是上智越是可移的,当然是越移越上。个人认为,现代人理解智慧,不应该局限于孔丘门徒所持的儒家智慧。而应该是人类共同掌握的能使人更自由更幸福的智慧。 破贼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下愚不愿移, 没有不可移的人 鸿冀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上知,咱们也别想了。所以只要别做那个装睡的人就行了。开放视野格局,别让自己心里的那口井跟个碗口那么大 5000言633824373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现在的人都不移,唯利是图。 天空之城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上知良性循环,下愚恶性循环 昭宁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这句话应该是一种极端的比喻,两个极端的人几乎应该是没有的,意思是我们大部分人都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改变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我觉上知是做到仁,既然做到了仁那就没有下错故不变,而下愚是另一个极端故二者不移 阿菠萝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上知:至上之知(智)?上位者则知?形而上则知(道)?下愚:至下之愚?下位者则愚?形而下则愚(器)?移:乾坤大挪移?教化、移易?不移:不可移?不肯移?不肯移然后不可移?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谁是上知?谁是下愚?我认为知识多寡、道德深浅、名位高低都不是上知和下愚的判定标准,唯有刚毅木讷、恭宽信敏惠者能称上知,上知是一种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下愚也是一种态度,意、必、固、我者,巧言令色、巧言乱德者。 沙在蚌中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上知不必移,下愚不可移”这句话总结得很到位 豪情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此句与上句合而为一是毫无疑问的,但与第一段的关系可能许多人就未必知道了。孔子为何会说“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为阳虎与其长得很像,但“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的习性差得远了。 圣剑士的荣耀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智慧是用来理解的,而不是为了将来。愚智得失。只要愿意去学习,行动就是上等人! 瑚琏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固执又愚蠢还孬孙之人,永远无法改变 spiky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程子曰:下愚有二,自暴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不移。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 小命一条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智愚一念间??? 小命一条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是啊,找自己的缺点好难啊什么时候能不抱怨呢? 香樟树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个人认为此处的“智”与“愚”非指先天的因素。《论语》强调“学”,也是智愚的区分标准。智是学习的结果,如学而时习之,性相近、习相远等等。学习本质是改变。智者学,善于应时而变,坚定不移地移,如夫子应阳货的“吾将仕”等。愚者固执己见,不善改变,如“愚公”不移屋而移山(毅力另说),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如颜渊篇的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愚智可见。 香樟树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论语》强调“学”,也是智愚的区分标准。智是学习的结果,如学而时习之,性相近、习相远等等。学习本质是改变。智者学,善于应时而变,坚定不移地移,如夫子应阳货的“吾将仕”等。愚者固执己见,不善改变,如“愚公”不移屋而移山(毅力另说),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如颜渊篇的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愚智可见。 xxx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其实并不是不移,只是不肯移罢了 队长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可以理解为,天生的智者,和天生的蠢材。智者神经高度发达不用刺激,蠢材神经都断了只剩下少数已经刺激不了他的神经突出,都定型了。 刘行之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上智有志向,别人改变不了他,下愚倔强,别人也改变不了他。共产党就是上智,朴素无产者就是下愚,而墙头草就是中间的流氓无产者。 三皮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如何定义上智和下愚?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真一个伤人的事实 wangfei 评论 子曰:“唯上知与下:一个伤人的事实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伶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为清代知名禁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以《品花宝鉴》为清末狭邪小说的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