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图书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卫灵公篇
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
【解读】
知错就改不为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不过是高明一些的人,也会犯错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还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可见他也是犯过错误的。圣人尚且如此,普通大众更是在所难免。所以,不犯错误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人人都会犯错,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孔子很重视改过,并多次谈及这一问题。在《学而》篇中,孔子说:“过,则勿惮改。”在《雍也》篇中,孔子这样评价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其中的“不贰过”就是改过的问题。汇总这些言论,就会发现,孔子特别强调“知错就改”。也就是说,犯错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是如何对待错误。这个态度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我们是在错误中成长,还是在错误里沉沦的问题。犯了错,虚心改正,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以前犯过的错就不是错,甚至还会变成人生道路上的经验。但是,如果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错,却没有改过之意,死不改悔,就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最终滑向失败的深渊。
犯错之后,应该知错就改,坚持错误,必将彻底失败。晋灵公生性残暴,常常因为一件小事就要杀人。有一天,饭菜中有一道熊掌没做熟,他就发了火,把做这道菜的厨师给杀了。晋灵公的大臣赵盾和士季都非常正直。他们看到厨师的尸体非常震惊,在了解情况后,决定进宫劝谏晋灵公。士季打头阵。晋灵公明白士季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来的,就故意躲着不见他。但士季并未放弃,而是步步紧逼。实在没办法了,晋灵公只好轻描谈写地说:“我已经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士季听他这样说,信以为真,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晋灵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没有打算改正,依然非常残暴。于是,赵盾便屡屡劝谏。说的次数多了,晋灵公不耐烦了,居然生了杀赵盾的心。被晋灵公派去行刺的麑,把晋灵公的诡计告诉了赵盾,而后自杀了。但晋灵公依然不知悔改,又请赵盾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但他的阴谋再次破产了,赵盾被卫士救了出来。后来,晋灵公被赵盾的儿子赵穿杀掉了。这就是他过而不改,落了个自取灭亡的下场。
与晋灵公相反,楚庄王知错能改,取得了霸主的地位。楚庄王初登基时,日夜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手下的大臣们纷纷劝谏,楚庄王不仅不听,还下了一道禁令,谁要是再敢劝谏,就是死罪。大臣中有个叫伍举的,给楚庄王讲了个五彩鸟的故事,借以激发楚庄王。楚庄王明白伍举的意思,表示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家以为楚庄王要振作起来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并未见他有什么举动。于是,大臣苏从冒着被杀的危险又去劝说。楚庄王听从了苏从的建议,大力改革,撤换逢迎拍马的小人,提拔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制造武器,充实军备。几年之后,楚庄王就成了
春秋
五霸之一。
这两个故事,从正反两个角度揭示了“过而能改”的重要意义。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犯了错误之后,正确的态度是承认错误,寻找原因,加以改正,以求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上一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下一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2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共
12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12楼
落难
主要还是要攻克是非认识和虚荣自尊吧,前者是真心没觉得自己犯错,后者是知道错但是死要面子敷衍逃避。引申而言一个人对自己有要求,有上进心才是动念之根基啊。
2024-11-12
上海
点赞
0
回复
11楼
5000言820539149
过也有过去了的意思,有的人把过去的过当作向上的台阶,有的人把过去的过埋成了雷。
2024-08-20
云南
点赞
1
回复
10楼
鸿冀
比不改更可怕的是不承认,比不承认更可怕的是掩饰,是掩饰更糟糕的是强词夺理。
2024-04-16
北京
点赞
0
回复
9楼
阿菠萝
游客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又一轮修身进德矣。
2023-05-05
广西
点赞
0
回复
5000言961398772
圣人以上亦有圣人。我等非圣人,有偏颇在所难免,有过即改即是走近圣人之路。
2024-02-18
天津
点赞
0
回复
8楼
海南力佳酒类专营
游客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
2022-12-06
海南
点赞
0
回复
查看更多
虬髯客传
虬髯客传(qi rn k zhuan)属于唐代传奇。写李靖于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随之出奔,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後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即唐太宗)。虬髯本有争夺天下之志,见李世民器宇不凡,知不能匹敌,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古代笔记小说。内容广泛,资料丰富,包括经史诸子百家、文学艺术、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宋代掌故以及人物评价等方面内容。有去伪存真的考订,也有入情入理的分析,其中对一些历史经验的总结颇有见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首。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书。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