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图书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宪问篇
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14.37 子曰:“贤者辟世①,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②。”
【注释】
①辟(bì):通“避",逃避。
②七人:即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鲁少连。
【翻译】
孔子说:“贤人逃避恶浊乱世而隐居,其次是择地方而住,再其次是避开不好的脸色,再其次是避开恶言。”孔子说:“这样做的人有七位了。”
【解读】
这一章又一次表明了孔子重生全身的思想。这里讲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历史上是很有作用的。
上一篇: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下一篇: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27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共
27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27楼
5000言664003581
◎ 辟 bì 名(1)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2) 同本义 [law]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说文》“辟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听信。)——《诗·小雅·雨无止》
2025-02-02
内蒙古
点赞
1
回复
26楼
山有木兮木有枝
按理来说“辟”理解为躲避确实不妥,但总的来说可能有很多影响理解的因素: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假手孔子所说,孔子弟子扭曲了孔子本意,即便孔夫子本人说过类似的话,因为缺少语境,我们也很难直达他的本意。
2024-12-31
江苏
点赞
0
回复
25楼
鸿冀
辟,释为避,有点像道家的赶脚。换一个理解来试下,把"辟",理解为彰明、显明。《诗经》“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所以,此处逻辑递减,为贤者段位的高低,故:辟言辟色(修身)、辟地(齐家治国)、辟世(平天下)。
2024-04-15
北京
点赞
1
回复
山海可藏心意
真的解惑矣,看官方解析真很侮辱智商,按地上摩擦那种,根本不用思考就说是逃避,恨的牙痒痒
2024-08-04
广东
点赞
0
回复
24楼
艮震
个人理解辟为避开、不沾的意思,解释为逃避意思是这个意思,但似乎有一点点不准确,列举七人为四辟中之一的典型
2024-01-26
北京
点赞
0
回复
23楼
大牛牛1973
孔子讲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天下无道则隐。既要经世致用、又要审时度势,明哲保身。“辟”或许要在中庸思想之下理解,既不是“逃避”,也不能“冒进”。
2023-08-06
福建
点赞
1
回复
5000言939453846
你这个理解是对的,可以对应后面说到这七人,孔子说:“无可无不可。”
2023-09-17
贵州
点赞
0
回复
查看更多
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以及国人的文化思想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经的影响,而且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科...
古今奇观
《今古奇观》是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中选出来的一部话本选集,总共四十篇。作品从各个角度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本书中的故事、小说包罗万象、涵盖古今,既有大气磅礴的历史变迁,也有荡气回肠的人生际遇; 既有缠绵悱恻的真挚情感,也有生动细腻的云雨之情;这些故事直到今天依然令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该书是...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