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原文】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①,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②。''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
 
①抑:“只不过是”的意思。

②云尔:这样说。
 
【翻译】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是朝着圣与仁的方向去努力做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弟子学不到的。”

【解读】

孔子认为学而不知满足是知,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是仁,两者结合起来是圣的境界。在前面的章节中,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可见其思想确实是一以贯之的。他谦称道,说起圣与仁,自己还愧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自己也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自己也会不感疲倦地去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 2017- 5000yan.com | 商务合作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