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翻译】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解读】
 
人应有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是一种感情,是对他人哀痛的一种同情,它代表着悲哀、怜悯和伤感,而且,这种感情是人类特有一种相互关爱的情怀。孟子曾说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也就是说,它是善良仁义的发端,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情感。
 
本章所描述的只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个人行为,也正因为这些行为的平常,才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位心地善良的学者。“在有丧者之侧”,他从来没有吃饱过饭,是因为他看见有丧事的人,内心也会跟着悲痛起来,没有吃饭的心思了。孔子的这一自然之举,流露出的是恻隐之心。这种情感是真挚的,也是孔子内心善良的最好证明。
 
按说,这种丧事本来是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完全不必徒添悲情。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心生哀戚,这是一种纯粹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虽然看似简单、平常,但它却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也是人类结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类正是有了同情心,才能将心比心,感受到他人的感受,进而在相互之间产生爱与互助。而且,恻隐之心还是用来证明人性本善的一个重要证据,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仁道才有可能得到全面的推行。
 
孔子的哭,不是因为吊丧而假哭,而是内心伤心的哭,这不仅是真实的情感流露,也是合于礼的行为。但是,在现代的社会,除了自己的至亲以外,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为别人的哀伤而哭泣呢?发自内心的同情,将心比心的哀伤,是对不幸者深切安慰,能够帮助他们渡过丧失亲人后的情感危机。中国的文化十分重视情感,既注重美好情感的培养,也注重仁善情感的适度表达。而礼仪,就是对情感表达所作出的合理性规范行为。遵照礼仪要求,表达情感,就是一种接近中和的仁道。
 
另外,“歌”是快乐的体现,而孔子“日哭不歌”,则表明了他的悲哀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表现。倘若有人刚才还在悲哀之中,但在转眼之间就欢天喜地,我们不敢断定这种人有没有恻隐之心,但是我们却能肯定他的悲哀是不真诚的。其实,“哭则不歌”和“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一样,都是人们内心最自然的人情表露。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由喜转悲是比较容易的,但若由悲转喜,恐怕稍有恻隐之心的人都很难如此迅速地转换角色。
 
恻隐之心是人们心底最基础的道德,只有具备了这种情怀,才能谈及个人品德的提升与完善。也只有通过这种情怀,才能让人们推己及人,在彼此的心与心之间搭设一条沟通的桥梁。不仅如此,恻隐之心还像一汪流淌在人们心灵之中的甘泉一般,滋润着人们的内心,让人们拥有仁爱之心和悲悯的情怀,进而产生无数纯洁而又善良的动机。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这种情怀,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577100583 评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平凡的共情就挺好,鼓盆而歌确实得先能达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境界才能做到。 众惢 评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我记得有人问丧礼上亲戚围成一桌有说有笑是不是不妥,有人的一句话让我震撼,说是为了让有丧之人知道这个家还没有散 猪小九 评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意味深长的一节,夫子的为人处世高明得让人佩服 队长 评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还是曾仕强教授一语中的,中国人只同情弱者,看到贪官出车祸死了,高兴还来不及,看见毒贩人贩被枪毙,手舞足蹈呢,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因公殉职,或者像袁隆平这样的伟人,我们一定是默哀的。 山有木呀木有枝 评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这就引申到了孔子的兼职一说了。有人问束脩既然不是小肉干,孔子在30-50岁在教学并没有担任官职,也没有收入,那他怎么养家糊口呢。看到这里就有人认为孔子平时是靠给人主持丧礼挣钱的。古代丧礼礼制非常繁杂,光下葬就有五十多道流程,如果只是靠经验没有人能掌握得了那么复杂的仪式,于是就要请专业的人士来担当主持,孔子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阳光 评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庄子是无为之笑,孔子是求仁之哭,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奶糖蜜茶 评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我看个剧都都哭得花花的 勿落 评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现在老人去世了,家里大操大办的,来的客人吃的油光满面,主家花钱无数。看到这句话真的有种黑色幽默感。 青花 评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如果一个人生活艰辛,历经磨难,心如铁石,孔子会不会让他“装”出“礼”的样子呢? Poems☆ 评论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恻隐之心既是合乎礼的,也是人共情能力的体现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伶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为清代知名禁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以《品花宝鉴》为清末狭邪小说的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