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动态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公冶长篇
【原文】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①?''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②。”
【注释】
①愈.胜过,超过。
②与:有两种解释:其一,同意、赞成;其二,和。此处取后一种说法。
【翻译】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哪个强一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赶不上他,我和你都赶不上他。”
【解读】
颜回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学生,他不仅勤于学习,而且善于融会贯通,对一个道理领悟透彻,触类旁通,无所遗漏。就连素日以机敏聪慧著称的子贡都坦陈自己赶不上颜回,因为他自己对一个道理的领悟,虽有相当把握,但是还没有到透彻与周全的程度。孔子博闻广记,领悟力非凡,但还是认为自己和子贡在对道理的领悟和触类旁通上赶不上颜回。就老师不必各方面都胜过学生而言,孔子立下了表率。
【名家解读】
仁之表现为事功。在孔子思想中,仁心之表现为事功,以遂民之情,适民之欲。因而改造经济物质环境、建立社会秩序与政治制度等等适度满足人群的普遍需求,如前述文化生活环境设计之部分者,最易为吾人所理解。盖此情与欲浮现于仁心之上层,其需要与满足,最易发现,亦最易认知。古今来政治家的心力,无不集中于此。孔子自不例外,故赞许管仲之功曰:“如其仁!如其仁!”而孔子恓恓惶惶,志在行道,然具体言之,仍不外蕲求前述文化生活环境构想之全部实现,以顺其道德化的事功,而达到老安、少怀、友信的目的。尽管孔子和管仲对事功显现之层次境界有高低之不同,但他们都希望对事功有所创建,可以说殊无二致。于是孔门弟子中遂有事功派之产生,如子路、子贡、冉求、宰子、子张等,即其著者。
——林继平《孔子奠定中国人文思想之基础》
上一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下一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共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