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原文】
 
3.2 三家者以《雍》彻①。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②,’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雍》:《诗经.周颂》中的一,为周天子举行祭礼后撤去祭品、祭器时所唱的诗。彻.同“撤”,古代祭礼完毕后撤祭馔,乐人唱诗以娱神。
 
②“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二句:诸侯都在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见《雍》诗。相(xiàng),助祭的人。维,用于句中的助词,可以译为“是”。辟(bì)公,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翻译】
 
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祭祖时,唱着《雍》这首诗歌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说的‘诸侯都来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怎么能用在三家大夫的庙堂上呢?”
 
【解读】
 
制度破坏者都没有好下场

春秋时期的鲁国,由“三桓”联合执政,轮流掌管鲁国大权达三百多年。在此期间,三桓之间争权夺利,大肆扩张封地,私自建造城池,将鲁国国君玩弄于股掌之间,僭越行为时有发生。比如,季孙氏公然在家庙中使用天子礼仪,孟孙氏、叔孙氏也不遑多让,在祭祀祖先之时,演唱只有天子才能唱的诗——《雍》。
 
历史上,像三桓这样的当权者总是利令智昏,做出不合身份的越礼之事。当时,他们觉得这样做对自己肯定是有利的,但事实上,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其僭越之举往往为他们的灭亡种下祸根。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执政者的行为就是天下人的榜样。所谓上行下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这一点,最典型的实例当属曹操僭越,以及由此引发的朝代更迭。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汉朝的实权。曹操虽然没有废掉汉帝,但在其生前已经僭越礼制,使用天子礼仪。此外,他的所作所为,完全不是一个大臣的应有的。比如,国家所有的军机要务,全部由他裁决,甚至皇上的私生活也得由他决定。他还先后杀掉董贵人、伏皇后,哪里有一点臣子之礼?所以,诸葛亮等人才说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建安十八年(213年),他威逼汉献帝封自己为魏公,以封地为魏国,并在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同时,他上朝时“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几年后,他又逼迫汉帝封他为魏王,并可以册立世子。他的种种僭越行为,为篡夺东汉政权做好了一切准备。所以,在他死后不久,其子曹丕便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
 
曹魏立国后,仅仅过了四十余年,司马氏父子便学着曹操的样儿,僭越礼仪,篡夺朝政,最终废掉魏帝建立晋朝。但晋朝建立过程中可耻的无礼行为,100多年后便被权臣刘裕效法。历史轮回的结果是,晋朝皇帝被废,刘宋建立。之后,萧道成、萧衍、陈霸先依样画葫芦,先后废掉了刘宋、齐朝和梁朝皇帝。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以自己的贪欲僭越,也同样打开了下属们的欲望之门。当时机成熟,下属们自然会僭越礼制,满足权欲,且没有一点儿愧意。
 
若是按照现代观点来看,任何社会形态都存在着共同遵守的秩序、规范和礼仪,有些秩序和规范是强制性的,不能随意进行破坏。例如,如果企业领导带头破坏制度,下属和员工自然会群起效仿,制度荡然无存,效益无从谈起,企业最终亏损破产,受害的自然还是企业的领导人。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368265630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站在现代人的角度,问一下君王是什么,皇上家的理,为什么大臣能用,或不能用,理即是道好解释点又是没说 阿菠萝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礼者理也。不合礼即是不合理。天地间最大的理是天理。如果礼可以僭越,即是天理也可以不顾啰?这不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传统。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礼崩乐坏,夫子也是无可奈何。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总有些气质和精神不能丢,那是立国的根本。同理,毁灭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毁掉其精气神是最致命的;或者说,当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守不住自己的精神和气质的时候,也就名存实亡了。周礼的根本在于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当有些诸侯私自吞并小诸侯或者私自扩大地盘的时候,周礼已经动摇了,当天子礼乐在大夫家奏响的时候,周礼实际上已经崩塌了。 ↑伤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下面是我的一些浅薄的见解   是否把尊礼,上行下效转到孝上来看。爸妈孝顺父母。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当自己长大,父母变老,同样的也会对父母更加的体贴,孝顺。 匿名游客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怎么查了大部分的都是“辟(pì)公”? ′Nami,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我始終認為撤除祭品不是祭祀儀式的一環,徹真的通撤嗎?論語也有不撤薑食,如果這裡是撤除祭品,為甚麼不用撤?所以我認為是典禮結束時以雍作為典禮結束叫以雍徹。撤除祭品時,人走來走去,那來天子穆穆? 酷酷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三家者在撤掉祭品时唱着“天子在主祭祀,诸侯都在助祭”。干着天子才能用的礼仪,还唱着天子是主祭,莫不说孔子在嘲讽他们。 翔哥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对于《八佾》篇的这些文章,要结合当时的时事来看,不能脱离当时的语境来谈收获。当时的情况是三桓乱政,孔子预感到鲁国将会大乱,但却又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发发牢骚说他们有违礼制,放到现在来说,就是这帮人不遵守法律。 小命一条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君弱,臣强君不自立不能为君?君更要吃苦 如海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只是一味地守着礼制不敢僭越,就没有打破传统获得进步的可能;而如果只是为了进行权利争夺而朝换代,又会陷入上行下效的恶性循环。学习《论语》更应该学习孔夫子的精神,而不是生搬硬套。现实生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用。若非如此,则成“读死书”与“死读书”也。 东边太阳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没有天生的皇帝。德才兼备而能与皇帝之位相配,才不应该被推翻。德才能配其位的,实际上也不可能被推翻。能被推翻的,不是德出了问题,就是才出了问题。以此看来,哪里存在谋权篡位?一切改朝换代,不过是德才不配其位,而被取而代之罢了。一味强调不可以下犯上,而不提是非善恶,就不算是全面公正地看问题,而是抱皇权大腿,舔权贵痔疮罢了。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能推翻前朝的就一定是德才配位的。能上位,只不过说明他比前一位好而已。所以,认为制度不可以被破坏,也需要注明制度是合理的才行。 牵着自己跳舞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         万物以序成。日复一日的遵循礼制,是理身,理家,理国的至易之顺道。而僭越是逆道而行,初觉无伤大碍,终归自食苦果。 南来的风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诗经·周颂》没看到有《雍  》这一篇呀!是不是逸篇? 天边树若荠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过路慢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前期曹操确实有平定天下的抱负,并且实施了。在乱世中只有用非常方法才能平定天下。那么他的很多行为就是不符合当时的道义。那么如果他交权,自己和家族就会被清算。只有称帝才是出路。平定天下需要权臣,而权臣不好当啊 山有木呀木有枝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王侯将行宁有种乎?不僭越就只能永世为臣,僭越虽然起了一个不好的头,但自身家族仍然可以当个几十年天子,被历史所录。为什么礼制都是在维护阶级的稳定性,这跟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什么不同,皇帝的儿子就是王,诸侯的儿子就是世子大夫,那农夫和工匠的儿子就只能永世为奴了,礼制是为王权的稳固而服务的,普通老百姓是永远没有机会尝一尝坐在龙椅上的滋味的,只能通过革命或许能成功。 乐一派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手握大权,更应该谨言慎行,过分的嚣张,必有祸患 匿名游客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当你手握大权有能力推翻上一个王朝的时候,你又会干嘛呢?礼只是平定江上后管理的一种手段而已。话有说回来,如果上一个王朝的君王勤政为民,上下团结一致,那么也不会出现叛逆。还是得从自身找原因,别一代不如一代。自强不息才是根本 卫士哥哥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可有人读过《述志令》? 一次就上岸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以董卓开始貌似也挺合适 无为 评论 三家者以《雍》彻子:感觉此章列举的几个实例不太妥帖 \ 没有曹操 司马氏等的僭越 \ 哪来的改朝换代  \ 又哪来的开国之君\  又怎能人类社会的进步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伶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为清代知名禁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以《品花宝鉴》为清末狭邪小说的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