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图书
ChatGPT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为政篇
【原文】
2.16 子曰:“攻乎异端①,斯害也已②!”
【注释】
①攻.做。异端:
中庸
的两端,指“过”和',不及”。
②斯:连词,这就、那就的意思。也已:语气词。
【翻译】
孔子说:“做事情过或不及,都是祸害啊!”
【解读】
异端就是指中庸的两端,一个是过,一个是不及,孔子讲究中庸,主张执两端而用其中,亦即是不要偏执一端。对于异端不要闭目塞听,而是要去研究,知道了它的弊端在哪儿,辨识能力和免疫能力也就在了解抵抗中逐渐形成,不会去盲目听从。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故孔子主张要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博施广采,兼收并蓄,巧妙地结合事物的两端,从中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辨识明了,避免偏执一端的毛病。
孔子主张博施广采、兼收并蓄,反对偏执一端、刚愎自用。
【名家解读】
“君子”是以“中庸”为指导思想的,“小人”或“乡愿”是按反中庸的折衷主义行事的。“中庸”是通过“和”来“执两用中”的,而这个“中”又表现为“时中”;“反中庸”,大概是通过“同”来得其所中的,因而“肆无忌惮”。中庸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因而“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反中庸者“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因而“一乡皆称愿人焉”。可见,中庸是有原则的,反中庸是无原则的;中庸是克己复礼的,反中庸是克己谀人的;中庸是和而有节(或“和而不流”)的,反中庸是知和而和(或“和而流”)的。如果说反中庸也有原则的话,那么它的原则在人,而中庸的原则在己;它的原则在“利”,中庸的原则在“义”;它的原则在“得”,中庸的原则在“安”;它的原则在效果,中庸的原则在动机。这是正、反中庸的根本区别,也是孔子告诫弟子“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雍也》)的理论根据。
——庞朴《论孔子的思想中心》
上一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下一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共
0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972237451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为何不说攻夫两端呢?异端应该理解为攻击与自己不同的人或事,就是不能接受不一样的观点。这就是祸害啊!
正风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攻者,做也,做事、做学问、读书学习皆可。异端:中庸之两端,指“过”或“不及”,今曰极端。异端,亦可作非常态,如走捷径、走旁门左道。故知,为人处世、修身求学,当循序渐进、戒骄戒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方为正道。
5000言183780880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认真辨识事物反常之处,就可以做到明察和明辨是非,可以审察其利弊,做到不盲从,不跟风,这样就可尽量避免被伤害或危害。现代人要是多读这些经典,就不会让那些新潮的社会现象渐有流行趋势了,如不婚、单亲生子,有许多是一时兴起,就做了人生的重大决定。虽然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每个人来人世也都有其责任,人人都任重而道远。经典、名著也许不能让我们发财致富,但它确能让我们免受大的伤害,保我们清安。
5000言163945474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樊登讲书解释说是攻击那些异端的言论,也是有害的。意思要提倡合理言论
扁石和丁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攻乎异端,今晚发布。
5000言373166467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还看到一种解释: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此处将“异端”译为不正确的言论,“已”译为停止。我认为这种解释也合理。
5000言5407345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过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端,都不好,比如两个人发生争执和矛盾,每个人都认为是对方的错,自己没有错,而作为旁人,就要耐心听取各方的诉求,居中调解,因为一个拍长拍不响,要让双方都意识在整个事件中,自己或多或少犯有过错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这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异端可以说是自己身上的缺点,比如没事看手机就是自己身上的异端,必须攻克它,否则后患无穷!
十分逗笑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结合前后句,我的理解是“夫子说:执着于事物的一个方面,片面的看待问题,(在治学上)是很有害的啊!”
走过看过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要允许百花齐放,不能把不同主张都视为异端而棒杀之。
阿菠萝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中庸之道也。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已,结束、停止,转为语词“罢了”。“也已”略同于“也已矣”。《论语》中既有“可谓好学也已矣”,也有“可谓好学也已”。
阿菠萝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孔子说:固执于事物的一边,这是一种严重的弊端!如此而已!
文莫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我怎么感觉这个解释和我的理解很不一样呢。我觉得字面意思应该是,做学问、搞政治,不能攻击不同意见,如果攻击异端,冤冤相报何时了,最终会害了自己。
帕瓦罗·蒂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凡事有度,过份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所谓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球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执两端而用其中,这个解释好
初心不改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核心意思应该是过犹不及,取中。的意思。只是现在风气是 比尔不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点多。从这几年疫病和受灾也看出来了。国人的社会风气需要改善。从古到今打压资本是非常有道理的。解放那么多年来。以前美德一样的思想品德。现在正在支离破碎的路上。奇葩的碎三关事越来越多。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利益。而且个人还对抗不了这些个利益集合体。俗称资本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太真实,天道轮回,真好
文文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孔子说打死那些异端他们都是祸害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是有违中庸之道(中道)的异端,都是不可取的。君子要适可而止,凡事把握好度。
還不配麽?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做事情极端,是害人也害己的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君子)(以仁)攻乎异端,‘已’是停止的意思。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首先要明确‘攻乎异端’的主语,状语是什么,‘已’的意思是什么。
king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权宜之计,邪门歪道也是可以走的。但专走邪门歪道,肯定有害。
大象无形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异端,截然相反的两端,不及和过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有可能指奇谈怪论,或者是指非正统的学问;斯害也矣!它的祸害也知道了啊!
猫哆哩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学习就先要找准了一个方向努力钻研,不要这边学一下那里学一下,这样是有害的
井稻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异端,这个异端,在做学问上,异字有多种理解,比如异同一,有专一之意,那么做专业,如果老老实实的专注与一中,而不旁通,那这是有害的.同样的,异同另外,做学问,如果三心二意,不能用心本端,那么是有害的.所以做学问而言,既要博又要深.单纯讲究一点,则都是有害的.然而人如果在2者选择上,或者类似去一,去二的话,还是去异,修一.
"ぺ尐儍苽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不一样的思想和言论
萨姆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攻乎异端:攻,学习、钻研;异端:不正当的学问或技艺,比如占卜、妖术、骗术等。与斯害也已合起来的意思是说,专门学习邪门歪术是有害的。
繁华深呼吸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异端是指极端的行为也好,指邪说也好,指乱七八糟的事物也好,都能说的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君子和而不同,都能理解并接受,大概就是这样吧
Wish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范氏曰:“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原文就是一端),如杨、墨是也。”此处古人的注解均指异端邪说,而非过及之道也。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集思广义,过者减其有损的部分,不及者增其有益的部分,即中庸,合理。
王克明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在此之前,论语里没出现过中庸、过、不及之类的意思,怎么会突然提及“过”、“不及”?我认为异端就是上一章的学和思,只学、只思都是异端。完全闭关锁国、自己研究自己的,不行;完全山寨别人、没有自己的创新,也不行。要既自己创新、研发,也要充分参与国际竞争、交流,才行。
伏地汲水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中庸这本书是儒家的终极实在。我只说到这里。再多就是收费章节。
Star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过犹不及,是过好,还是不及好?适度应是最好
史迪奇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徐醒民认为:钻研那些异端的学说(自私自利等),是非常有害的。
史迪奇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孔子说:“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造成争论不休的祸害。”
yanglu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论语的经典。
风☆聆★恋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儒家推崇中庸之道
用心说话
评论
子曰:“攻乎异端,
:做事情不要做的太过,也不要做的不到位
随机
郭公案
《郭公案》为清代的武侠公案小说,共有编则,讲述了郭公经历的各种案例。分为欺昧、人命、谋害、劫盗、赖骗、伸冤、奸淫、霸占。全书故事短小精焊文字简..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