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原文】
 
2.7 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①子游:孔子的高足,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
 
【翻译】
 
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解读】
 
老有所养不算孝,孝养并不是给钱了事

现代人对父母最常用的一句话是“老有所养”,并且认为做到这一点就是尽孝了。但在孔子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只有养,而没有孝敬的心,就与养些犬马没有区别。若是真心孝事父母的话,就不应仅停留在养的表面上,对父母的孝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这才符合孝道。
 
从孔子所处的时代至今,人们所谈的孝多半是讲能够赡养父母而已。所谓赡养,就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和费用的行为。也就是说,做子女的多数认为应当对父母承担着一定的经济责任,应在在物质上对父母进行帮扶。但是,这种行为缺少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恭敬,因此并不能算作是真孝。孔子在提出这个观点后,论证极为简单,用一个类比而已——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句话是说,就算在家中养条狗或是养匹马都要把它们喂饱,对自己的父母若是只有表面上的养,和养些阿猫阿狗有什么区别呢?这一句话,有力地驳斥了“能养即孝”的观点。
 
那么,孝的真义是什么呢?“不敬,何以别乎?”由此告诫大家,孝敬父母,不但要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要充分的敬爱之心,“孝”的关键在于尽心尽力地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方面的需求,对于年迈的父母,更应悉心地照顾。
 
如今的许多老人,虽然也是儿孙满堂,不愁吃喝穿用,可是儿女们常年在外东奔西跑的,不能陪在他们的身边,因此,他们渴望与儿女们团圆的心理十分强烈。此时,做儿女的就应多抽些时间去陪陪他们,而不是按月将赡养费打到父母亲的银行卡上。只给钱不看望或少看望,若是按照孔子的观点来看,那就是不孝了。
 
父母辛辛苦苦将孩子教养成人,儿女们孝顺父母也是天经地义。不过,大家不管走到哪里,都应在心理想着父母、敬着父母。趁着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尽量让自己的父母生活得开心一些,以免留下遗憾。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不要等到父母去世以后才知道尽孝,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在本章中,孔子与子游之间的谈话,牵涉到的内容依然是“孝道”。不过,孔子在此处阐述的“孝道”,与前两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他在本章中强调,身为子女者不但要赡养好父母亲的身体,还要养好他们的心。只有心存尊敬与爱戴,才能给父母带去快乐和幸福。若是将这套理论套用到治理国家的方针中去,为政者不但可以让老百姓们吃饱穿暖,还能温暖百姓的心,让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原本就是没有什么表层道理可讲,因为这是出于人的至诚本性,是一种至情至性、无怨无悔的感情。“孝”字是“子”承“老”下,这说明它包含了相当深厚的感情。

对于孝,孔子有着更深的见解,他认为当时社会提出的孝,“是谓能养”,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犬马等牲畜也能得到饲养,倘若孝敬父母没有诚心,那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分别呢?

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孝”必须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是一种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情感,而不仅仅止于“供养”上。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

有一个儿子回乡为父亲办丧事,办完事后,要他的母亲跟随他进城生活,可是母亲执意不肯离开清静的乡下,说过不惯都市的生活。

后来,儿子并没有勉强母亲,说好以后每个月会寄给母亲300元生活费。这个村子十分偏僻,邮递员每个月只会来一两次。

这几年来,村子里面外出打工的人逐渐增多,所以邮递员在村里出现的日子就是留守老人的节日。每次邮递员一进村就会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己家的信件或者包裹,然后又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评说对方的东西,或者是传递自己的喜悦,把这份喜悦与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天,邮递员交给这位母亲一张汇款单,母亲脸上立即洋溢出喜悦,因为这是她的儿子寄来的。这张3600元的高额汇款单在村子里面的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羡慕。

又过了几个月,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在信中只有短短几句话,说儿子不应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的时候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

结果,很快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缠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愿望无法实现,儿子本来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个月寄一次生活费的,但是又担心工作忙怕忘了误事,便又到邮局一次性给母亲汇去3600元。

可是让儿子没有想到的是,几天之后,儿子收到了一张3300元的汇款单,原来是母亲汇来的。正当儿子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收到了母亲的来信。

母亲再一次在信中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她寄,不然的话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也够花。

儿子对于母亲的固执非常不理解,但还是按母亲的叮嘱做了。后来,他无意间遇到了一个来城市里面打工的老乡,顺便问起了母亲的近况。

老乡说,你的母亲虽然一个人生活,但是生活得非常快乐,特别是邮递员进村的日子,你的母亲就好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都要高兴好几天呢!

儿子听着听着就已经泪流满面了,他直到这个时候才明白,母亲为什么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原来就是为了一年能有12次快乐。

母亲的心不是在钱上,而是在儿子的身上。

孝能感动天地,因为它是人世间最为真挚的一种情感,孝顺不只是物质赡养那么简单,它需要子女把全部的情感投入其中。

然而今天,许多自以为“孝”的人,实际上却把孝行完全形式化、浅薄化了,每月寄上点钱,就算完成“任务”了。更有甚者,不仅不把父母放在心上,而且把他们看作是一种负担,实际上早已背离孝道了。

一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它表述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

孝是指由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反射出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孝”应建立在“敬心”之上,孝顺父母要真心实意,如果只有物质奉养而无精神慰藉,则与喂饲犬马无异。子女应该关心体贴父母,一般地说,父母进入中年以后,体力和精力都不及从前了。所以,做子女的要多关心体贴父母,尽可能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自己料理好个人生活,不让父母操心,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当子女的,还应该经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嘘寒问暖。当父母生病时,更需要细心照料。父母遇到不称心的事,要体贴父母,热心地为他们分忧解愁。父母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后,理应得到子女更多的照顾。要在物质上给予充分的帮助,更要在精神上关心、体贴老人。

今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交通、通讯设备日新月异,几千里外,亦可朝发夕至。何况今天想有大的发展,必须放眼世界。但是不管走多远,也应该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以免老人挂念并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与慰藉。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扁石和丁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三连长 冰雨SNK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养”涉及物质层面,“敬”涉及精神层面,两者不可或缺。 阿菠萝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敬,肃敬、恭敬也。孝的主旨是敬,这没问题。问题是如何做到敬?当父母有些行为不对不好甚至是不合乎道德时,还敬吗?个人觉得,当然要敬。不单是对父母,就连对待十恶不赦的犯人,也应该时刻保持真诚的敬。六祖说:不要轻视别人;轻视别人有无边无量的罪过。何况是父母?为什么呢?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心即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敬的是同天地、同他人相通的此心,而不是那些一时一地的行为。 凉拌折耳根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窃以为,此处解释有不妥之处,解释中以子女赡养父母类比人类饲养犬马,将父母喻为犬马,不符合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傅佩荣教授解释为“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傅佩荣教授解释更为妥当,且也隐晦批评了只履行赡养义务,却缺乏真心实意尊敬父母的伪孝。 惚泠惚熱媞伱埖吢の徣ロ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孟子经常提到“大孝”这个词,而且在他看来大孝之人必是仁义之人,例如舜便是孟子眼中当之无愧的“大孝”典型。孟子是以孝作为他的仁义学说的开端,同时以舜这样的圣人作为其楷模,通过人际关系中最为根本的亲子关系,建立起他仁义学说的基础,从而达到最广泛教化人心的目的。 匿名游客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孝,中华传统美德。此日不尽更待何时? 宁宁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不仅古时有不孝,今时皆有而过之啊 顺风翔/love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孝要发自真心实意,不能流于形式主义,同样讲礼也是,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忽视本质内涵,那么就是舍本逐末 king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只从自身好恶出发,不顾他人想法,不管他人愿意与否,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都是对他人的不敬。不敬,便谈不上爱;更谈不上孝。 king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敬,就是尊重。每个人都想有尊严地活着,因此,即使是要饭的,也不吃“嗟来之食”。尊重的需要只在人类有。 欣然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现在人在孝方面做得不怎么样,有的人养宠物倒尽心尽力,对自己的父母莫说从心里孝敬,就是给点生活费都太难。这是因为我们从小接受诸如孝梯方面的传统教育太少,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礼义忠信廉为何物,他怎么能做到呢?希望我们的教育少讲点大道理,先从孝敬父母和友爱亲人开始吧! 散财童子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尽孝,不是任务 微山鲲鹏广告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面对很多为人处世不足以作为子女表率的父母,我觉得这是子女的孝敬,除了怀揣一颗感恩其生养之心外,也是在修炼,为自己修炼,更为了自己的子女。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这句话几千年就说明了一个现象,放到现在也是一样,说明人没有变,人性没有变,科技的进步对人的修养,品德毫无帮助,教育才是应该重点,社会的美好必定玩建立在人人有爱心,爱自己,爱父母兄弟姐妹,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第二自然段中的第六行中出现两个“在”导致语意不通顺 令狐一笑へ★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此长篇大论只是站在一方的角度来说教。若父母不仁,且行事无德,子女的敬反而会助长其嚣张。可怜天下父母心,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可怜。 椰子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孝敬”二字,也别忘了“敬”字。 搂宝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唉,当今社会,能赡养父母的就算孝了! 北浅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蛮好,最好是最简洁的翻译,最容易懂 Eternal 评论 子游问孝,子曰:“:这篇解释用心了,真是现在发现,今天社会上的很多问题,先贤都给出了答案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彩图全解论语.中庸.大学 /(春秋)孔子等著;思履,文若愚主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3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