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言
首页
图书
搜索
公众号:5000言
手机扫码访问本页
公众号:5000言
登录 注册
论语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全文
简介
思想
孔子
目录
视频
人物
名句
书评
儒学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当前位置:
主页
论语
学而篇
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1.9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矣②。”
【注释】
①慎终:指对父母之丧要尽其哀。追远:指祭祀祖先要致其敬。
②民德:指民心,民风。厚:朴实,淳厚。民德归厚,指民心归向淳厚。
【翻译】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解读】
儒家
非常重视丧祭之礼,他们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认为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只要做到忠与孝,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他没有提到过人死之后是否有灵魂存在的问题,而是通过祭祀亡灵,来实行教化,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
曾子对于慎终和追远的重视,是在于对死的敬畏和对过往的崇敬。因为生死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无所谓生。而人从过往的历史中可以获得借鉴,也就是古可以鉴今。历史有传承的作用,忘记历史的人也必将被历史所忘记。
上一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下一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46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
共
46
条评论
最新
最早
加载中...
46楼
R星星
我觉得这句话是要提醒决策者要慎始善终;
意译:做一件事,靠考虑到未来的不利影响再做,则民德自然归厚;
举反例说明:扶老人事件和碰瓷事件,由于做了错误决策,没有做到慎始善终,导致没人愿意去帮扶老人和碰瓷事件增多,一句“不是你撞的干嘛要去扶
”,导致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变坏了,民德怎么归厚呢?
2024-06-19
广东
点赞
1
回复
45楼
5000言386294565
这句话如此的翻译,完全不对。曾子是特别注重自我修身的,是说一个人的思想行为要慎终,认真对待目标终点;追远,追思久远的起点,不忘初心,这样才能民德归厚,这个民德,应该是曾子大学中的“明德”,内心的坚定、意诚与厚重。其义应是指自我修行,与孝和老百姓八竿子打不着。
2024-06-16
北京
点赞
1
回复
44楼
5000言900020567
慎终追远就是考虑到最坏的结果,往最好的方向去做。慎终方能追远,追远必有善始、慎始,有了善始慎始,民德归厚就是必然。
2024-06-15
安徽
点赞
0
回复
43楼
5000言796592009
这句话,还可以解释为:“要想有一个好的结果,应该从一开始就做好。”这就是慎终应该追远。
2024-02-16
河南
点赞
1
回复
42楼
5000言193046665
《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饮水思源”,不忘父母生养之恩。孝悌是仁德之本。
2024-01-13
山东
点赞
0
回复
查看更多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对文学起源、文体类别、神思、风格、修辞、鉴赏、作家人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 论述。作者刘勰的文学观,以儒家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见解精辟,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作品风格刚健,富有诗意。
西湖二集
《西湖二集》为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共三十四卷,每一卷都是一个与西湖相关的故事。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僧道商贾,共聚西湖,不仅演出了各自人生,更为秀丽的西湖平添了几许韵味。这三十四个故事广泛地反映了明代末期的社会以及时人的生存状态。作者更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磊块,一抒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阿英先生评价其讽刺的辛辣得体,文章的流利,自也...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登录5000言
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未注册过5000言的手机号, 我们将自动帮你注册账号
登录5000言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