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第就各省海口论之①,则外洋之通商,正与内地之盐务相同于。通商系以海外之土产③,行销②中华④。盐务亦以海滨之场产,行销②口岸⑤。通商始②广东,由闽、浙而江苏、而山东,以达于天津。盐务亦起于广东,由闽、浙而江苏、而山东,以达于天津。吾以“耕战”二字为国,泰西诸洋以“商战”二字为国⑥。用兵之时,则重敛众商之费;无事之时,则曲顺众商之情。众商之所请,其国主无不应允。其公使代请②中国,必允而后已。众商请开三子口,不特便于洋商,并取其便于华商者。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⑦。
【注释】
①第:连词,但。海口:通海的出口。
②盐务:指经管有关食盐的事务。
③土产:某地出产的具有地方色彩的农副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
④行销:谓销售货物。
⑤口岸:港口。
⑥泰西:旧泛指西方国家,一般指欧美各国。
⑦名正言顺: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翻译】
就各省的出海口来说,我认为和外洋通商,正和内地的盐务相同。通商就是以海外的土特产,在中华大地上售卖。盐务也是以各海滨的特产,行销到各个口岸。和国外通商,由广东开始,由福建、浙江到江苏,再到山东,最后到天津。盐务也是兴起于广东,由福建、浙江到江苏,再到山东,最后到天津。我们国家以“耕战”两个字为立国之本,西方各国则以“商战”两个字为立国之本。需要动用军队时,就狠狠地收取商人的税收;和平无事时,就照顾随顺商人的要求。只要是商人们所请求的,国王没有不应允的。他们的公使代表商人向中国提出的事务,一定要听到应允方才罢休。商人们请求开放三个港口,不但便利洋商,也便利华商。中国和外国商贸交易,就是要互通有无,所以购买实用的外洋器物,更是名正言顺。
【点评】
及至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国门时,清王朝已呈摇摇欲坠之形势。面对内外交困之境,曾国藩等人率先提出以洋务运动来拯救清王朝的统治。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曾国藩逐渐认识到引进西方文明有个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网。由最开始引进军火、轮船,进而为机械工业、造船工业,再进而为翻译、算学以及声光化电类科技知识,进而再派出第一批留洋学生。一步步见证了曾国藩引进西学的道路,也见证了他努力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决心,更见证了他披荆斩棘、为国奉献的开拓精神。
开拓的路上自然困难重重,甚至障碍种种,当时人痛斥他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经济侵略采取妥协态度、所收关税过少时,他说:“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即内地人民处处媚夷、艳夷而鄙华,借夷而压华,虽极可恨、可恶,而远视者不宜在此着眼。”当同僚上书弹劾他对外商走私活动采取姑息宽纵时,他说:“凡小事苟无大悻,且以宽缓处之。
“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这是中国古代开明官员所提倡的。“无商不活”是说商业是财力的来源,商业为各行各业提供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商业是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更是国家财政建设的需要。当时清王朝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况下,迫切需要坚船利炮来迅速剿灭太平天国,但苦于财政紧张,此经费一直没有来源。在与外商打交道的过程中,曾国藩已痛切地感到中国与外国列强在这方面的巨大差距,也重新认识到“国”与“商”的关系———重视工商业是富国,保护工商业是富国,为工商业主兴兵办外交也是富国。曾国藩主张开放市场,而且主张先沿海后内地开放通商,“通商始于广东,由闽、浙而江苏、而山东,以达到天津”。其目的也是希望清朝政府重视工商业,取法西方,使工商业成为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这既是富民之道,更是富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