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东坡云:“凡人相与号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自其下则尔汝之。虽王公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1)。”予谓此论特后世之俗如是尔,古之人心口一致,事从其真,虽君臣父子之间,出口而言,不复顾忌,观《诗》《书》所载可知矣。箕子陈《洪范》(2),对武王而汝之。《金縢》策祝(3),周公所以告大王、王季、文王三世祖考也(4),而呼之曰尔三王,自称曰予,至云:“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5),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殆近乎相质责而邀索也。《天保》报上之诗(6),曰“天保定尔,俾尔戬谷(7)”,《閟宫》颂君之诗(8),曰“俾尔富而昌”“俾尔昌而炽”(9),及《节南山》《正月》《板》《荡》《卷阿》《既醉》《瞻卬》诸诗(10),皆呼王为尔。《大明》曰“上帝临女”(11),指武王也(12)。《民劳》曰“王欲玉女”(13),指厉王也。至或称为小子,虽幽、厉之君,亦受之而不怒。呜呼,三代之风俗,可复见乎!晋武公请命乎天子(14),其大夫赋《无衣》(15),所谓“不如子之衣”,亦指周王也(16)。
【注释】
(1)“凡人相与号呼者”几句:语出苏轼《墨君堂记》。
(2)箕(jī)子:商纣的叔父,封国于箕。纣王暴虐,箕子谏不听,披发佯狂为奴,被纣囚禁。周武王灭商后,封之于朝鲜。《洪范》:《尚书》篇名。相传是箕子为武王而作。
(3)《金縢(téng)》:《尚书》篇名。周武王生病,周公祝祷于三王,愿以己身替代;祝祷文字收于金匮中,故篇名取为《金縢》。縢,封缄。策祝:古代祭祀或求神时,以简册祝告鬼神。
(4)大王:太王,名古公亶父,是周武王的曾祖,周朝开创者之一。王季:名季历,周武王的祖父。
(5)璧: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美玉。珪(guī):“圭”的古字。上圆下方的美玉。
(6)《天保》:《小雅》篇名。是一首臣子祝颂君主的诗。
(7)天保定尔,俾尔戬(jiǎn)谷:上天保佑你平安吉祥,享受福禄。尔,这里指国君。戬谷,福禄。
(8)《閟(bì)宫》:《鲁颂》篇名。歌颂鲁僖公能兴祖业,复疆土,建新庙。閟宫,姜嫄(周始祖后稷之母)的神庙。閟,神。
(9)俾尔富而昌:《閟宫》诗无此句。有“俾尔炽而昌”句。俾尔昌而炽:祝你(鲁僖公)事业发达兴旺。
(10)“《节南山》”等:诸诗均出自《诗经》之《小雅》《大雅》。
(11)《大明》:《大雅》篇名。讲述王季和太任、文王和太姒结婚以及武王伐纣的事。
(12)指武王也:按,“上帝临女”意思是“上帝监视你们众将士”,这是周武王誓师时对将士说的话。“女”,通“汝”,你。
(13)《民劳》:《大雅》篇名。是劝周厉王安民防奸的诗。玉:金玉财富。女:一说指美女,一说通“汝”。
(14)晋武公(?—前677):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15)《无衣》:《唐风》篇名。毛诗序和朱熹《诗集传》都认为是晋武公向周天子要挟封侯之词。现在一般认为是揽衣感旧的诗。
(16)周王:此指周釐王(?—前677)。
【翻译】
苏东坡说:“大凡人们相互称呼,认为对方尊贵就称公,认为对方贤德就称君,这之下则称尔汝。即使以王公之尊贵,天下人表面敬畏而内心不服,就当面称君公,背后称尔汝,这种情况太多了。”我认为这种说法只是说明后代的风俗是这样罢了,古代的人心口一致,行事真率,即使在君臣父子之间,出口说话,无所顾忌,看看《诗经》《尚书》的记载就知道了。箕子陈述《洪范》,对周武王称汝。《金縢》祝祷,是周公求告太王、王季、文王三代祖先,而称呼尔三王,自称予,以至说:“你们如果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就拿着璧和珪死去,等待你们的命令;如果你们不答应我,那我就要把璧和珪藏起来。”几乎接近于质问责备和要挟勒索了。《天保》是报答君主的诗,说“天保定尔,俾尔戬谷”,《閟宫》是歌颂君主的诗,说“俾尔炽而昌”“俾尔昌而炽”,以及《节南山》《正月》《板》《荡》《卷阿》《既醉》《瞻卬》等诗,都称君王为尔。《大明》说“上帝临女”,女指的是周武王。《民劳》说“王欲玉女”,女指的是厉王。甚至有时称为小子,即使像周幽王、厉王那样的君主,也坦然接受而不生气。唉,上古三代的纯朴风俗,还能再见到吗?晋武公向天子请命,其大夫赋《无衣》之诗,说“不如子之衣”,子也是指的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