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弟子规》将诵读经典与习字、治学、修身融于一体,教导人们勤学诵读并落实在生活当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它注重家庭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待人处事的道理与具体方法。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原文】
 
亲有过①,谏②使③更④。怡⑤吾⑥色⑦,柔⑧吾声。
 
【注释】
 
①过:本义指摆脱漩涡,后指经过、超过、失去,此处指错误。
②谏:原指向君王进言,后引申为进谏,此处指劝谏。
③使:本义为命令,这里用作动词,表示让、令。
④更:原义指变更,此处指更改、改进。
⑤怡:和悦、愉快。
⑥吾:原指我,此处指我的。
⑦色:本义为颜色、气色,这里指脸色。
⑧柔:温和,柔缓。
 
【白话翻译】
 
父母有过错,要诚恳地劝谏让他们改进,脸色要和悦愉快,声音要温和柔缓。
 
【解释】
 
弟子规》并不是一味要求我们对自己的父母盲从。它在要求我们孝敬、顺从父母的同时,还鼓励我们在发现父母有过错的时候,要勇于向父母劝谏。
 
当然,它也要求我们在劝谏父母的时候要有一个温和的态度,不能太过激烈,不能给脸色,不能怒吼咆哮。过于极端的态度和太过强烈的情绪并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甚至还会加剧矛盾,因此,劝谏要有端正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父母也会有犯错的时候,而在那种时候,作为子女的最大孝敬就是诚挚地劝谏父母,使其改正自己的错误。劝谏的时候,脸色要温和,声音要柔缓,要让父母在如沐春风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劝谏效果。
 
【解读】
 
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孝经·谏诤章》中提起过这样一个故事:
 
曾子问孔子:“像慈祥有爱、恭顺孝敬、扬名显荣,这些我都听过您的教诲了,那么请问您,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那算是孝吗?”
 
孔子说:“你说的什么话呀?很久以前,天子的身边有七个诤言不讳的人,所以天子就算昏庸,他也不会失去天下;诸侯的身边有五个诤言不讳的人,因此即便诸侯昏庸,他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封地;大臣的身边有三个诤言不讳的人,所以即便大臣昏庸,他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业。一个人有诤言不讳的朋友,那他一定不会失去高洁的名声;一位父亲有诤言不讳的儿子,那他绝不会陷身于不慈不义的污名当中。所以说,在面对不义的时候,做子女的不可以不去向自己的父亲诤言不讳,做臣子的也不可以不向自己的君主诤言不讳。因此,当不义发生之时,我们一定要诤言谏之。一味听从自己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够算得上‘孝’呢?”
 
可见,父母也是会犯错的,每当父母犯错的时候,作为儿女的应该挺身而出,直言进谏,劝谏父母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地盲从,放纵父母继续犯错,那显然是不孝的。
 
从前有一个小孩叫孙元觉,他从小对父母特别孝顺,对长辈也相当尊敬。只是元觉的父亲却对元觉的祖父并不孝顺。
 
有一次,元觉的父亲当着他的面,将自己年迈体衰的老父亲装进一个箩筐里,说要将老父亲带到深山里面扔掉。元觉看到了,跪着求父亲不要这么做,但是他的父亲并不理会元觉的请求。元觉乞求无用,便只能另想他法。
 
他对父亲说:“既然如此,那请您在丢完祖父之后将这个箩筐带回来。”他的父亲很纳闷,问他为什么要自己把箩筐带回来给他。元觉说:“等您也像祖父那么老的时候,我还要用这个箩筐把您丢到深山里去呢!”元觉的父亲听了大怒,质问元觉怎么可以如此不孝。元觉说:“儿子的行为都是跟父亲您学的呀!父亲您怎么对待您的父亲,那儿子也将同样那么对待您。”元觉的父亲听了元觉稚嫩却饱含道理的一番话恍然大悟,他最终打消了将自己的老父亲丢到深山里去的念头。元觉就是这样在面对不义之时勇敢地站出来,通过自己技巧性的劝诫,改正了父亲不孝的错误行为。
 
还有一个叫闵子骞的人,同样是通过自己的苦心劝谏让父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进行了改正。闵子骞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后来给他续娶了一个后母。他的后母生了两个儿子,后母给她的两个儿子都穿着棉絮做的厚衣服,但是给闵子骞穿的却是芦花做的衣服。虽然外面看不出区别,但芦花做的衣服轻薄又不耐寒,所以闵子骞往往被冻得瑟瑟发抖。
 
有一次,闵子骞的父亲吩咐他去牵牛车。闵子骞便听话地去牵牛车,但由于冬天太冷,他的手已经被冻僵硬了,所以握不住牛车的绳子,绳子掉到了地上。他的父亲见了勃然大怒,拿起鞭子,就往闵子骞身上抽去,哪知道这一抽就将闵子骞身上衣服的外面一层棉抽破了,里面的芦花也就露了出来。父亲这才知道自己续娶的妻子一直在虐待自己的儿子。闵子骞的父亲很生气,他决意要休掉这位心地狠毒的后母,但是闵子骞却跪在地上求他的父亲不要那么做。他说,如果不休掉后母,那只是他一个人受冻;而如果把后母休掉了,那就是他和他的两个弟弟三个人一起受冻。他的父亲听了十分感动,便按照他的请求,留下了他的后母。
 
后母听说了这件事以后,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此以后,便对闵子骞如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不分彼此,一家人和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相类似的版本。相传在宋代,江南有一个叫张菊花的人,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在张菊花七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父亲同样给她续娶了一位后母。这位后母心思阴狠毒辣,有一次趁着她的父亲出去做生意的时候,偷偷将张菊花卖给了大户人家做侍女。
 
幸运的是,她的父亲做完生意回来以后,在路上遇见了已经成为别人侍女的张菊花。父亲问她为何会落到如此田地,张菊花哭着将事实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十分后悔,发誓要将这个后母休掉,将张菊花带回家中。菊花听了,赶忙拉住父亲,请求父亲不要将她的后母休掉,父亲最终被张菊花的孝心所感动,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张菊花的后母后来一直没有生育,而张菊花在自己的父亲过世之后,依旧对这位后母孝顺如亲生母亲一般,因此,张菊花的孝名也得以流传至今。
 
以上几个都是一些非常朴素的孝顺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并不是一味盲从的子女。他们孝,但不愚孝。他们在发现自己的父母存在错误时,会勇敢地直言提出,劝谏父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孝”之所在。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匿名游客 评论 亲有过,谏使更。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望改之,指出错误,也要学会方式方法,不然好心却办了坏事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