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深刻总结了春秋时期各国交战的丰富经验,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历代卓越的军事思想,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军事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战策;是对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理论概括和军事谋略提纲挈领式的汇集。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原文】
 
摧其坚,夺其魁(1),以解其体(2)。龙战于野,其道穷也(3)。
 
【按语】
 
攻胜则利不胜取(4)。取小遗大(5),卒之利(6)、将之累(7)、帅之害(8)、攻之亏(9)也。全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图辨旌旗(10),而当察其阵中之首动(11)。昔张巡与尹子奇战,直冲敌营,至子奇麾下,营中大乱,斩贼将五十余人,杀士卒五千余人。巡欲射子奇而不识,剡蒿为矢(12)。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13)子奇,乃得其状(14),使霁云(15)射之,中其左目,几获之,子奇乃收军退还。
 
【注释】
 
(1)夺其魁:夺,抢夺、抓获;魁,第一、大,此处指首领、主帅。
 
(2)以解其体:解,瓦解;体,躯体、整体、全军。
 
(3)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周易坤》。按照朱熹《周易本义》的解释是:“阴盛之极,至与阳争。”《周易文言》在阐释坤卦上六爻辞时则说:“阴疑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按照《周易》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思想,上六爻表示纯阴已发展到极盛,故必然向阳转化。虽然此时尚处于转化前夕,但却已急于以阳自比,以龙自称了。故有“龙战于野,其道穷也”之说。野,郊野;道,道路。道穷,无路可走。群龙战于郊野,相互杀伤,血渍斑斑,以至陷入穷途末路。本计引用此语,意为:贼王被擒,群贼无首,其战必败。
 
(4)攻胜则利不胜取:攻胜,进攻取得了胜利;利,利益、其利益在于;不胜取,不乘着胜利去掠取过多的敌方装备、资财等战利品。
 
(5)取小遗大:取小,贪取小利;遗大,遗忘了战争的大局。
 
(6)卒之利:士卒可得到物质小利。
 
(7)将之累:对为将的来说,是增加了拖累、包袱。
 
(8)帅之害:给统帅造成危害。
 
(9)攻之亏:亏损了战功,丢掉建立战功的机会。
 
(10)图辨旌旗:旌旗,指挥旗。全句意为:只看敌军的指挥旗在什么方位。
 
(11)首动:这里是指首先发号施令之处。
 
(12)剡蒿为矢:削秸秆做箭用。剡,削、刮;蒿,谷类植物的茎秆。
 
(13)白:禀告。
 
(14)状:形状、相貌。
 
(15)霁云:南霁云,唐天宝末年抵抗安禄山叛军的名将。安禄山叛变后,跟随巨野尉张诏起兵,后被提拔为将。跟随张巡守睢阳时,曾射中叛将尹子奇左目。城里缺少粮草,他带领三十个精骑,从近万人的包围中突围而出,前往贺兰进明处求援。但贺兰进明拒绝发兵救援,他又突围重返睢阳,城池被破后被俘,因誓死不降惨遭杀害。
 
【翻译】
 
击溃敌人的主力,抓获其首领,便可瓦解其全军。就好像强龙离开大海到田野中争斗,必然会陷入绝境。
 
【按语译文】
 
战胜敌人有取之不尽的好处。而如果贪取小利却遗忘了战争的大局,其结果只能是稍微减少一点士兵的伤害,但由于敌军主力未灭,仍是将领的累赘,是主帅的祸害,以致前功尽弃。取得了全面胜利,却不致力于摧垮敌军的中坚,捉拿敌军的主帅,那将等于放虎归山。捉拿敌军主帅的方法,不能只看敌军的指挥旗在何处,而应仔细观察敌军军营中的行动首先是从哪里发出的指令。昔日张巡与尹子奇打仗,张巡直冲敌军阵营,杀到尹子奇的指挥旗下,敌营顿时大乱,被张巡斩将五十余人,杀死敌军士兵五千余人。张巡想要射死敌军主将尹子奇,但却又不认识他。于是张巡便命令部下削蒿秆做箭,被射中的敌军发现后很高兴,以为张巡军中的箭已射尽了,便跑去禀告尹子奇。张巡抓住这个机会看清了尹子奇的面貌,立即叫部将南霁云用箭射他。南霁云一箭射中了尹子奇的左眼,几乎抓获了他。这样,尹子奇被迫收兵退回去了。
 
【计名解析】
 
擒贼擒王:擒,抓,捉拿;王,为首的、头领。抓贼要先抓住贼中的首恶分子,比喻做事先要抓住关键,要先抓住或处置主要人物。此计用在军事上指首先歼灭敌人的主力或主要的指挥人员,借此影响并动摇敌人的全军,使敌军遭到彻底失败。这是一种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其他矛盾解决的计谋,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计名源出】
 
该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前出塞》一诗: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蛇无头不行,打了蛇头,这条蛇也就完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打垮敌军主力,擒拿敌军首领,使敌军彻底瓦解的谋略。擒贼擒王,就是捕杀敌军首领或者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使敌方陷于混乱,便于彻底击溃之。指挥员不能满足于小的胜利,要通观全局,扩大战果,以得全胜。如果错过时机,放走了敌军主力和敌方首领,就好比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实例解读】
 
何无忌擒王破敌
 
摧毁敌人的主力,抓获敌人的首领,就可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群龙无首的队伍,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斩首行动其实并不新鲜,摧毁敌人的指挥中枢,历来是战场上的制胜秘籍。
 
公元403年十二月,已经身为楚王的东晋权臣桓玄,威逼晋安帝司马德宗让位于自己,建国号楚。桓玄称帝后,东晋大将刘裕立即和手下将领谋划讨伐桓玄,意图借此控制东晋朝廷。双方交战之后,桓玄战事不利,于是决定向江陵撤退,同时留下自己的手下何澹之镇守湓口来阻挡刘裕的追击。
 
何澹之为了自保,同时迷惑对手,也动起了脑筋。他把统帅的指挥船用羽旗装饰了一番,让人从外表一看就知道是帅船,而他自己则悄悄躲入另一艘船中进行指挥。刘裕的大将何无忌率水军来到湓口,两军在江面上交战。何无忌命令军队全力攻击羽船。诸将对此都很不解,纷纷阻止他:“将军,据我们的探马获得的准确情报,何澹之并不在这艘船上。而且,这艘船上的守卫力量很强,我们费尽力气也不一定能攻下来,就算攻下这艘船也没有多大作用。“
 
何无忌说:“你们说得不对。尽管他不在这艘船上,船上守卫的兵力也很强,但是只要我们多用兵力,配合强弓硬弩进行攻击,一定能攻下这艘船。而且虽然我们都知道何澹之在另一艘船上进行指挥,但他的士兵们未必知道这件事。如果我们占领了帅船,他手下的士兵一定会以为主帅已死,军心自然就会大乱,敌人的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而我军将士也会认为敌军首脑已经毙命,那时我军的士气会更加旺盛,战斗力也会得到提升,我们就能彻底打败他们了。”
 
将领们将信将疑,开始全力进攻这艘羽船,经过艰苦的作战最终占领了这艘船。按照何无忌的指令,晋军一占领羽船,士兵们就在船上大声呼叫:“何澹之死了!何澹之死了!”何澹之手下的士兵听后果然军心涣散,全都闻风而逃,而他本人更是心里一惊,知道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打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何无忌率军乘势追杀,至此晋军大获全胜。
 
军队中将军的地位就是如此的重要。何澹之并没有被俘虏,但是他手下的士兵一看到他的座船失守,立即土崩瓦解,这就说明了擒贼擒王对战役胜利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泰王智斩缅王储
 
人们常说枪打出头鸟,世间大多数人怕当出头鸟,习惯随大流。因此一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少数关键人物。一旦关键人物不存在,便树倒猢狲散。
 
所以,要消灭和瓦解一个组织,攻击的重心是它的首领和核心人物,一旦把他们击倒,组织就会群龙无首。用古人话说即“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在16世纪下半叶,亚热带地区盛行用大象作战,泰国和缅甸两国曾为互相吞并进行过多次战争。1569年泰国被缅甸灭亡,15年后,已经成人的泰国王子在泰国的肯城自立为王。他牢记亡国之恨,每日组织操练象战,随时准备应对缅甸军队的进攻。
 
缅甸国王听到消息,十分不安,泰王的存在于他而言就像是眼中钉,肉中刺,他欲除之而后快。但由于泰王深得民心,又重视操练军队,研究象战,一时之间他不敢妄动。经过几年的备战,缅王派王储率领大军对泰王进行讨伐。而泰王料到缅王不会坐视自己称王,早就对这次讨伐做好了准备。他一听到缅王派兵前来征战的消息便立即召开御前会议研究具体作战方案。
 
经过仔细分析,泰王君臣都很明白,虽然泰国准备了多年,象阵的战斗力很强,但总兵力还是不能跟缅王抗衡。为此泰王君臣定下了一条智斗的妙招。
 
缅王派了他的王位继承人亲自带兵出击攻打泰王,为了是要让缅王储在群臣面前树立威信,以便日后接替王位。
 
泰王的同胞弟弟认为他是缅甸国的根基,只要他们来个擒贼先擒王,能生擒缅王储,把他当作人质,就一定能逼缅军退兵。大家对此都表示赞同。
 
他们决定利用缅王储对泰国地形不熟的特点,在缅王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由泰王兄弟俩出面迎敌,其余将领率兵在密林处埋伏,等待时机将其引入伏击圈,再一起动手,生擒缅王储。
 
而那边缅王储率领象队浩浩荡荡前来进攻泰王,因地形不熟,果然在丛林中迷了路,绕了个圈子才回到既定的进军路线。他一看泰王只带不多的随从前来应战,便急忙命令兵士上前冲杀。泰王兄弟边战边退,等缅王进了泰王设下的埋伏圈时,泰王一个手势,伏兵四起,几千只大象载着手拿兵器的泰军杀了出来。缅军阵脚一时大乱,眼看缅王储就要被生擒,不料意外发生了:原来泰王兄弟所乘的大象正值发情期,看见缅军大象四处逃散,便立即追赶,就这样两军大象你追我赶,霎时间尘土飞扬,敌我难分。等到尘土落定,泰王一看左右,大吃一惊,原来刚才自己无意间已经深陷敌阵,周围只有少数随从跟来,而缅王储骑象率军立于树下,四周都是缅军。
 
见此情景,泰王反而冷静了许多,他决定刺激缅王储与他决斗,纵然不能生擒缅王储,至少也要拼个鱼死网破。于是他使了个激将法,让缅王储跟他一对一决个雌雄。缅王储果然中计,催动坐象向泰王的坐象冲去。泰王的坐象受到突然冲撞,象头一偏,象身正好横对缅王储,缅王储一看这正是象战中杀敌的最好时机,便举刀向泰王砍去。泰王急忙闪过,头盔被砍落在地。此时,泰王坐象回身过来一撞,正好使缅王储的坐象横向对他,泰王举刀猛砍,正好砍中缅王储右肩。缅王储马上血流如注,倒在象脖子上。泰王趁势补了一刀,将他杀死。缅军一看主帅被杀,无心恋战,急忙退兵回去了。
 
王储被泰王斩杀后,缅王自感无颜,此后(15)0年再也不敢染指泰国。泰王的擒贼擒王之计,使其国家安享了一个多世纪的平安。
 
擒王是控制和消灭一个组织的首要任务或核心任务,但具体的实施又有很多做法,并可以联用很多计谋。而方法之中,又可以有很多变通。其方法是常变的,擒王这条原则却是恒定不变的。
下一篇:暂无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抱元归一 评论 摧其坚,夺其魁,以:何无忌擒王破敌这例子真好!!!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伶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为清代知名禁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以《品花宝鉴》为清末狭邪小说的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