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原文】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1:‘商之孙子,其丽不亿2。上帝既命,侯3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4常。殷士肤5敏,将于京6。’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7。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8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9?’”
 
【翻译】
 
“如今小国以大国为师,却以听命于人为耻,这就好比学生以听命于老师为耻一样。如果真以为耻,最好师法文王。师法文王,大国只要五年,小国只要七年,就一定可以号令天下了。《诗经》说过:‘商代的子孙,其数已不到十万。他们只好臣服于周哇,只因为上帝已经授命武王。只好臣服于周哇,因为天意总是无常。酹酒于地助祭于周京啊,殷国的士子个个聪明漂亮。’孔子也说过:‘仁德的力量,人多势众也抵挡不了。君主如果爱好仁,就将无敌于天下。’如今有些诸侯一心只想无敌于天下,却又不行仁政,这就好比苦于暑热却不肯洗澡一样。《诗经》上说:‘人谁不怕热烘烘,却又不肯水下冲?’”
 
【注释】
 
(1)《诗》云:诗句见《诗经·大雅·文王》。
 
(2)其丽不亿:丽,数;亿,十万。逢彬按,《孟子译注》翻译这句话为“数目何止十万”,恐非。“不+数词(或数量结构)”格式一般都指不到这一数字。例如:“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孟子·告子下》)大家耳熟能详的“战不三合,挥刀将~斩于马下”,也属于这种表达。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3)侯:语气副词,无实义。
 
(4)靡:音mǐ,无。
 
(5)肤:美也。
 
(6)祼将于京:祼,音guàn,亦作“灌”,古代祭祀中的一种仪节,把酒倒在地上以迎接鬼神;将,助;京,周都城镐京,遗址在今陕西西安。
 
(7)仁不可为众也:这话颇不好懂。赵岐《注》:“孔子云:‘行仁者,天下之众不能当也。’”姑从之。
 
(8)不以濯:即“不以之濯”,不拿手去洗;濯,音zhuó,洗,这里指在凉水里浸泡或在凉水下冲。
 
(9)谁能执热,逝不以濯:见《诗经·大雅·桑柔》;逝,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242246291 评论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仁不可为众。成大事者不谋于众,仁不可问众也 5000言437582479 评论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前边说“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又说“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周文王施行仁政,所以能打败十万之众的商朝。可推知“仁不可为众也”的意思应该是“施行仁政不需要人数众多”。 神侠 评论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就像手里拿着刚煮好的鸡蛋,谁不赶紧放到水里冷却呢 weiming 评论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仁不可为众也,我觉得是“仁不可为,众也”,意思是许多人都做不到仁。 spiky 评论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谁能执热,逝不以濯。朱熹解曰:谁能执持热物,而不以水自濯其手乎? spiky 评论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如耻之。莫若师文王。这两者转折得难解。能有高人分析下吗?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伶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为清代知名禁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以《品花宝鉴》为清末狭邪小说的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