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为“三玄”。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耶?”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1):“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耶?”曰:“恶!恶可(2)!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3),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4);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百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5),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6)。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7),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8),洛诵之孙闻之瞻明(9),瞻明闻之聂许(10),聂许闻之需役(11),需役闻之于讴(12),于讴闻之玄冥(13),玄冥闻之参寥(14),参寥闻之疑始(15)。”
【注释】
 
(1)南伯子葵、女偊〔yǔ〕:虚构人物。
(2) 恶:不。上面的“恶”字,叹其道难言;下面的“恶”字,叹其道不易学。
(3) 卜梁倚:虚构人物。道:谓虚心散淡之性。
(4) “吾犹”两句:意谓我还是有保留地把大道传授给他,三日之后他就能够遗忘天下。守而告之:犹言不轻易教他,有保留地传道给他。参:同“三”。外:置之度外。遗忘。
(5) “其为物”五句:意谓道作为万物之宗师,无所不送,无所不迎,无所不毁,无所不成。将:送。
(6)“撄宁”两句;意谓所谓“撄宁”,就是说虽置身于纷纭骚动,争夺之地却不受干扰,方能修成虚寂宁静的心境。
(7)闻诸副墨之子:意为闻道于文字源于流传。
(8)洛诵:指诵读的意思。
(9)瞻明:指见解洞彻。瞻:见。
(10)聂许:目聂而心许。
(11)需役:践行,实践。需:须。役:行。
(12)于讴(ōu):咏叹歌吟。
(13)玄冥:深远幽寂。
(14)参寥:空旷。
(15)疑始:迷茫之始。
 
【翻译】
 
南伯子葵问女偊说:“你年岁这样大,而容颜却像童子,这是什么原因呢?”女偊回答道:“我得道了。”南伯子葵说:“道可以学习吗?”女偊说:“唉!怎么可以学呢!你不是能学道的人。卜梁倚有圣人的天赋却没有圣人虚心散淡的心境,我有圣人虚心散淡的心境却没有圣人的天赋。我想用虚心散淡来教诲他,差不多他果真能够成为圣人吧?道不易学,用圣人之道,去传授圣人之才,那就容易了。我还是有保留地把大道传授给他,三日之后他就能遗忘天下;他既已遗忘天下,我又有保留地把大道传授给他,七日之后他能遗忘万物;他既已遗忘万物,我又有保留地将大道传授给他,九日之后他能忘掉自身;他既已遗忘自身,而后他便能够彻悟;他能够明彻,而后就能够体悟大道,他能体悟大道,而后他就能超越古今的时空界限;他能超越古今,而后他就能达到无生无死的最高境界。死者未曾来,生者未曾生。大道作为万物之宗,无所不送,无所不迎,无所不毁,无所不成。这就叫做‘撄宁’。所谓‘撄宁’,就是说虽置身纷纭扰动、交争互触之地却不受干扰,而后才能修炼成虚寂宁静的心境。

南伯子葵说:“你从哪里学得的道呢?”女偊说:“我从副墨(文字)的儿子那里得来的,副墨的儿子从洛诵(诵读)的孙子那里得来的,洛诵的孙子是从瞻明(见解明彻)那里得来的,瞻明是从聂许(心得)那里得来的,聂许是从需役(实行)那里得来的,需役是从于讴(咏叹歌吟)那里得来的,于讴是从玄冥(静默)那里得来的,玄冥是从参寥(高邈寥旷)那里得来的,参寥是从疑始(迷茫之始)那里得来的。”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苏打水 评论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这种道理您是从哪里得到的呢?哈哈、、小子你很有趣,我能够得道,其实是古人留下来的文字记录,古人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有没有人能解答,他们便陷入迷茫,迷茫之下只能开始观察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当他们一点一点的总结这些规律,用到自己生活当中的时候,发现原来人类是可以效法自然顺应自然,以方便自己的生活。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正,他们越发了解自然演化的规律,效法自然不曾停止,慢慢的之前让他们不解的事情也得到了答案,他们就把这些自然变化的规律记录下来,成为书卷经典。老夫从哪得的道,自然是从前人的记录中得到的。观察-认识-了解-实践-总结-观察-改正-实践-总结=得道 福尔马 评论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扁石和丁的庄子解读版本这段译得最清晰。 妞俄的手只许你牵 评论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这段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Clowntears 评论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外生的生应该是悦生恶死的生吧,解释成身体的身应该不对。 萧萧落叶 评论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
管理员回复: 此段已补上 萧萧落叶 评论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缺了一段 问女仙从哪儿得道那段
管理员回复: 感谢指出,缺失的已补上。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