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鬼谷子谋略的重要内容。所谓决,是指决断,即通过对古今事物的分析,作出合理判断,以解决疑惑。可以说,决是成事的根基。《决篇》: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这句话的意思: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不能准确作出决断,可以参照现今的形势条件和历史经验,来验证将来,如果能够实施就迅速作出决断。 ...
纵横家在先秦诸子中别具特色,以审时度势、游说他人为己任。张仪、苏秦是战国时最有名的纵横家,他们一个主张连横,一个主张合纵,使各国诸侯以此为要务,可见其影响和风采。 1.善于权衡,因人施言 古代游说之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了解了各方面的形势,见什么人讲什么话。古之圣贤孔子,也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尤其是在分裂割据、群雄并立的时代,世事往往难以预料,要想在乱世获取立足之地,必须以不变应万变,在故作糊涂中保全自己。如果揣摩准确,把握对方的心理,作出相应行动,就能获得成功的基础。揣知其情所趋向,然后以其所欲,微而摩之,得其所欲而情必动,又测而探之,如此则能内符必应。内符既应,必欲为其所为也。&rd...
鬼谷子认为:善于治理天下者,其胸中必须揣有天下之一切。先秦时的游说之士,常常忖度情理,审时度势,揣摩君王的心理,这就是量权揣情的学说。权,不是阴谋,而是一种游说他人的策略。通过揣摩、推断的方法,判断对方想法。只有做到善于量权与揣情,才能正确决策,治理好国家。 1.揣情...
左右逢源,原指学识广博,应付裕如。这里指一种处世之道,比喻做事功夫到家,就会得心应手顺利无碍。典出《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战国时,孟子讲治学之道,学生问怎样才能做到高深的学问,孟子说:方法要对,态度要好,学习知识有心得,久而久之,做到了广、深、透,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作为领导者要善于视、听、思。《符言》曰: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凑并进,则明不可塞。用天下人的目、耳、心去看,去听,去思考,才能明察一切,不被蒙蔽。 1.明辨是非,不听谗言 汉武帝去世时,汉昭帝不过八岁。武帝...
孙膑是战国中期齐国人,兵圣孙武的后人,他少时孤苦,四岁丧母,九岁丧父,他年长后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和孙膑一起学习兵法的还有一个师弟,名叫庞涓。庞涓很聪明,学业也很好,可是他的天分没有孙膑高,因此总是比孙膑略逊一筹。孙膑不但悟性很高,而且坦荡仁义。鬼谷子见他在军事方面有极高的天分,品德又好,就单独把孙武的《兵法十三篇》传授给了...
中国古人讲究处世的智慧:不能一根筋,不能固守教条,要懂得权变的道理,所谓冤家宜结不宜解。随机应变,是智慧的表现。灵活通变不是牺牲原则,恰恰相反,是机敏巧妙的迂回战术,从而解开死结,以免激化矛盾,同时诱导误入歧途的人走上正道。 《鬼谷子》说:天地的变化在于高和深,圣人之道则在于隐秘。...
善于发现人才,也要善于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各安其位,才能成就大的事业。 用人之道,要懂得分辨材与能。所谓材,是指具备领导才能的人,能够策划指挥、随机应变,这样的人不能让他做具体的事情;所谓能是可以执行、贯彻指示的人,可以做具体的事情,但做不...
有谁能够同时被六个国家任命为相国?有谁可以做到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有谁可以凭借出众的口才和智慧叱咤战国时期的政治舞台?做到这点的人,恐怕只有善于辞令和外交的苏秦一人。 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邑人。他出身贫寒,但是素有大志,据说曾与张仪一起向鬼谷子学习纵横术。学成后,他想要到秦国施展自己的才华...
《警世通言》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最多,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花 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