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三国志》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西晋)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等都有记载。《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丰富了陈寿《三国志》文本本身。
帝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凿太行之石英,采穀城之文石;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建昭阳殿于太极之北;铸作黄龙、凤凰、奇伟之兽,饰金墉、陵云台、陵霄阙。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掘土以率之。而辽东不朝,悼皇后崩;天作淫雨,冀州水出,漂没民物。隆上疏切谏曰:盖“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谷帛非造化不育,非人力不成;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昔在伊唐,世值阳厄运之会,洪水滔天,使鲧治之,绩用不成。乃举文命,随山刊木,前后历年载。灾眚之甚,莫过于彼;力役之兴,莫久于此。尧、舜君臣,南面而已。禹敷州,庶士庸勋,各有等差;君子小人,物有服章。今无若时之急,而使公卿大夫并与厮徒共供事役。闻之夷,非嘉声也;垂之竹帛,非令名也。是以有国有家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妪煦养育;故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宜加愍恤,以救其困。臣观在昔书籍所载,天人之际,未有不应也。是以古先哲王,畏上天之明命,循阴阳之逆顺;兢兢业业,惟恐有违;然后治道用兴,德与神符;灾异既发,惧而修政:未有不延期流祚者也。爰及末叶,暗君荒主,不崇先王之令轨,不纳正士之直言;以遂其情志,恬忽变戒:未有不寻践祸难,至于颠覆者也。天道既著,请以人道论之。夫情性,同在于人;嗜欲廉贞,各居其。及其动也,交争于心:欲强质弱,则纵滥不禁;精诚不制,则放溢无极。夫情之所在,非好则美;而美好之集,非人力不成,非谷帛不立。情苟无极,则人不堪其劳,物不充其求;劳求并至,将起祸乱。故不割情,无以相供。仲尼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由此观之,礼义之制,非苟拘分,将以远害而兴治也。今吴、蜀贼,非徒白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今若有人来告:权、(备)禅并修德政,复履清俭;轻省租赋,不治玩好;动咨耆贤,事遵礼度。陛下闻之,岂不惕然恶其如此,以为难猝讨灭,而为国忧乎?若使告者曰:彼贼并为无道,崇侈无度;役其士民,重其征赋;下不堪命,吁嗟日甚。陛下闻之,岂不勃然忿其困我无辜之民,而欲速加之诛?其次,岂不幸彼疲弊而取之不难乎?苟如此,则可易心而度,事义之数亦不远矣。且秦始皇不筑道德之基,而筑阿房之宫;不忧萧墙之变,而修长城之役。当其君

【原文】

帝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凿太行之石英〔1〕,采穀城之文石〔2〕;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3〕,建昭阳殿于太极之北〔4〕;铸作黄龙、凤凰、奇伟之兽,饰金墉、陵云台、陵霄阙〔5〕。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掘土以率之。而辽东不朝〔6〕,悼皇后崩〔7〕;天作淫雨,冀州水出,漂没民物。

隆上疏切谏曰:

盖“天地之大德曰生〔8〕,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谷帛非造化不育〔9〕,非人力不成;是以帝耕以劝农〔10〕,后桑以成服〔11〕。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12〕。

昔在伊唐〔13〕,世值阳九厄运之会〔14〕,洪水滔天,使鲧治之〔15〕,绩用不成。乃举文命〔16〕,随山刊木〔17〕,前后历年二十二载。灾眚之甚〔18〕,莫过于彼;力役之兴,莫久于此。尧、舜君臣,南面而已。禹敷九州〔19〕,庶士庸勋〔20〕,各有等差;君子小人〔21〕,物有服章〔22〕。今无若时之急〔23〕,而使公卿大夫并与厮徒共供事役〔24〕。闻之四夷〔25〕,非嘉声也;垂之竹帛〔26〕,非令名也。是以有国有家者,近取诸身〔27〕,远取诸物〔28〕,妪煦养育〔29〕;故称“恺悌君子〔30〕,民之父母”。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31〕,无以卒岁〔32〕。宜加愍恤,以救其困。

臣观在昔书籍所载,天人之际,未有不应也。是以古先哲王,畏上天之明命,循阴阳之逆顺;兢兢业业,惟恐有违;然后治道用兴,德与神符;灾异既发,惧而修政:未有不延期流祚者也〔33〕。爰及末叶,暗君荒主,不崇先王之令轨〔34〕,不纳正士之直言;以遂其情志,恬忽变戒〔35〕:未有不寻践祸难,至于颠覆者也。天道既著〔36〕,请以人道论之。

夫六情五性〔37〕,同在于人;嗜欲廉贞〔38〕,各居其一。及其动也,交争于心:欲强质弱,则纵滥不禁;精诚不制,则放溢无极。夫情之所在,非好则美;而美好之集,非人力不成,非谷帛不立〔39〕。情苟无极,则人不堪其劳,物不充其求;劳求并至,将起祸乱。故不割情〔40〕,无以相供。仲尼云:“人无远虑〔41〕,必有近忧。”由此观之,礼义之制,非苟拘分〔42〕,将以远害而兴治也。今吴、蜀二贼,非徒白地小虏、聚邑之寇〔43〕;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今若有人来告:权、(备)〔禅〕并修德政〔44〕,复履清俭〔45〕;轻省租赋,不治玩好;动咨耆贤,事遵礼度。陛下闻之,岂不惕然恶其如此〔46〕,以为难猝讨灭,而为国忧乎?若使告者曰:彼二贼并为无道,崇侈无度;役其士民,重其征赋;下不堪命,吁嗟日甚。陛下闻之,岂不勃然忿其困我无辜之民,而欲速加之诛?其次,岂不幸彼疲弊而取之不难乎?苟如此,则可易心而度,事义之数亦不远矣〔47〕。

且秦始皇不筑道德之基,而筑阿房之宫;不忧萧墙之变〔48〕,而修长城之役〔49〕。当其君臣为此计也,亦欲立万世之业,使子孙长有天下;岂意一朝匹夫大呼〔50〕,而天下倾覆哉?故臣以为,使先代之君知其所行必将至于败,则弗为之矣。是以亡国之主自谓不亡,然后至于亡;贤圣之君自谓将亡,然后至于不亡。

昔汉文帝称为贤主,躬行约俭,惠下养民;而贾谊方之〔51〕,以为天下倒悬〔52〕,“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叹息者三”。况今天下凋弊,民无儋石之储〔53〕,国无终年之蓄;外有强敌,六军暴边〔54〕;内兴土功,州郡骚动;若有寇警,则臣惧版筑之士不能投命虏庭矣〔55〕。

又,将吏俸禄,稍见折减〔56〕;方之于昔,五分居一。诸受休者又绝廪赐〔57〕,不应输者今皆出半〔58〕。此为官入兼多于旧〔59〕,其所出与参少于昔〔60〕;而度支经用〔61〕,更每不足;牛肉小赋〔62〕,前后相继。反而推之,凡此诸费,必有所在〔63〕。且夫禄赐谷帛,人主所以惠养吏民而为之司命者也;若今有废,是夺其命矣。既得之而又失之,此生怨之府也〔64〕。《周礼》:太府掌(九伐之则)〔九赋之财〕〔65〕,以给九式之用〔66〕;入有其分,出有其所;不相干乘而用各足〔67〕。各足之后,乃以式贡之余〔68〕,供王玩好。又上用财〔69〕,必考于司会〔70〕。〔一〕今陛下所与共坐廊庙治天下者〔71〕,非三司九列〔72〕,则台阁近臣〔73〕;皆腹心造膝〔74〕,宜在无讳〔75〕。若见丰眚而不敢以告〔76〕,从命奔走,惟恐不胜;是则具臣〔77〕,非鲠辅也。昔李斯教秦二世曰〔78〕:“为人主而不恣睢〔79〕,命之曰天下桎梏〔80〕。”二世用之,秦国以覆,斯亦灭族。是以史迁议其不正谏〔81〕,而为世诫。

书奏,帝览焉,谓中书监、令曰:“观隆此奏,使朕惧哉!”

【注释】

〔1〕太行:山名。在今河南沁阳市北。石英:石料中材质好的。

〔2〕穀城: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文石:具有美丽花纹的石头。

〔3〕芳林:曹魏皇宫园林名。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洛阳故城遗址的北部。后改名华林园。

〔4〕太极:曹魏皇宫正殿名。

〔5〕陵云台:台名。建于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 221)。

〔6〕辽东不朝:指占据辽东的公孙渊举兵对抗曹魏。

〔7〕悼皇后:即魏明帝的皇后毛氏(?—公元237)。毛氏被明帝逼令自杀。传见本书卷五《后妃传》。

〔8〕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六句出自《周易·系辞》下。

〔9〕造化:天地对生物的创造变化作用。

〔10〕帝耕:指皇帝亲耕籍田的礼仪。劝:勉励。

〔11〕后桑:指皇后采桑养蚕的礼仪。皇帝亲耕籍田的礼仪在正月进行,皇后采桑养蚕的礼仪在三月进行,详见《续汉礼仪志》上。

〔12〕告虔:表示虔敬。报施:报答(上帝的)施与。

〔13〕伊唐:那唐尧(的时候)。

〔14〕阳九:指有灾难或厄运的年辰。古代数术家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的一百零六岁中,旱灾之岁有九,称为阳九;次三百七十四岁中,水灾之岁有九,称为阴九;再次四百八十岁中,旱灾之岁又有九,也称为阳九。见《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一上。

〔15〕鲧(gǔn):传说中原始时代的部落首领。曾奉尧的命令治水,采用筑堤防水的办法,九年不成,被舜处死。事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16〕文命:夏禹的名字。

〔17〕刊:砍伐。

〔18〕灾眚(shěng):灾害疾苦。

〔19〕敷:区分。九州:指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

〔20〕庶士:众多的参加者。庸勋:有功受到酬报。

〔21〕君子:指统治者。小人:指被统治者。

〔22〕服章:表示官员身分等级的服饰。

〔23〕若时:那时。

〔24〕厮徒:从事劳役听候使唤的人。

〔25〕四夷:四方的少数族。

〔26〕垂之竹帛:指写在史书上流传后世。古代在纸张广泛使用前,常用竹简和绢帛书写文字。

〔27〕取诸身:取之于自身。

〔28〕物:这里指人。

〔29〕妪煦(yǔ xù):爱护关心。

〔30〕恺悌君子:这两句出自《诗经·洞酌》。

〔31〕荐臻:接连来到。

〔32〕卒岁:度过年关。《诗经·七月》有“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的句子。

〔33〕流祚:使王朝的寿命长存不断。

〔34〕令轨:好规矩。

〔35〕恬忽变戒:对上天用灾变发出的告戒毫不在意。

〔36〕著:说明。

〔37〕六情五性:按西汉经学家翼奉的解释,六情指廉贞、宽大、公正、贪狠、奸邪、阴贼,五性指静、躁、力、坚、智。见《汉书》卷七十五《翼奉传》。

〔38〕廉贞:廉洁正直。是翼奉所说的六情之一。

〔39〕非谷帛不立:不花费粮食布帛做不出来。

〔40〕割情:割舍情欲。

〔41〕人无远虑:这两句出自《论语·卫灵公》。

〔42〕非苟拘分:不单是要限制欲望上的过分。

〔43〕白地:没有什么能耐。聚邑之寇:临时聚集在城邑的敌人。

〔44〕权:即孙权。禅:即刘禅(公元 207—271)。传见本书卷三十三。

〔45〕履:实行。

〔46〕惕然:忧惧的样子。

〔47〕事义之数:事理上算度判断。

〔48〕萧墙:古代宫门之内当门的小墙。这里比喻内部。秦始皇死后,掌权的宦官赵高先联合丞相李斯杀死始皇长子扶苏,继又杀李斯,不久又杀死秦二世胡亥,所以高堂隆这样说。

〔49〕长城: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建筑之一。春秋战国时,各国出于军事防御需要,纷纷在形势险要处筑城墙。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入侵。于前 214 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连贯为一。故址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各段还有遗迹残存。

〔50〕匹夫:平民男子。指发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陈胜、吴广。

〔51〕方之:比方当时的形势。

〔52〕倒悬:人被倒吊起来。比喻情况危急。

〔53〕儋(dān)石之储:指很少的粮食储备。儋和石都是容量单位。十斗为石,二石为儋。

〔54〕暴(pù)边:露宿在边境。

〔55〕版筑:筑土墙用的夹板和石杵。投命:从军效命。不能投命意指建造宫殿的民工有可能起来造反。

〔56〕稍见折减:逐渐被减少打折扣。

〔57〕受休:接受命令回家轮休。绝廪赐:停止发放津贴。

〔58〕不应输者:按国家规定本来不上交租赋的人。

〔59〕官入:国家收入。兼多:多一倍。

〔60〕出与:支出给与。参少于昔: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61〕度(dúo)支:估量支出。经用:日常费用。

〔62〕牛肉小赋:对牛肉贩卖征收的税金。这种贩卖的数量不大,税金不多,所以说是“小赋”。

〔63〕必有所在:必定用到一个地方去了。意指被魏明帝挥霍浪费掉了。

〔64〕生怨之府:产生怨恨的根源。

〔65〕太府:官名。协助太宰,管理国家财政物资的收入和支出。九赋:九种赋税。即邦中之赋、四郊之赋、邦甸之赋、家削之赋、邦县之赋、邦都之赋、关市之赋、山泽之赋、弊余之赋。见《周礼·天官·太宰》。

〔66〕九式:九种规定的财政支出。即祭祀、宾客、丧荒、羞服、工事、币帛、刍秣、匪颁、好用。以上九赋、九式的具体内容,学者解释分歧不一。

〔67〕干(gān)乘:关涉混淆。

〔68〕式:指上文所说的九式。币贡:各诸侯国向周天子进贡的物品。也分九种,即祀贡、嫔贡、器贡、币贡、材贡、货贡、服贡、斿贡、物贡,合称九贡。九贡来自诸侯国,九赋来自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二者不同。

〔69〕上:指天子。

〔70〕司会(kuài):官名。主要职责是审批国家的财政收支。

〔71〕廊庙:朝廷。

〔72〕三司九列:三公九卿。

〔73〕台阁:尚书台。

〔74〕造膝:谈话时彼此的膝盖挨着膝盖。比喻关系非常亲密。

〔75〕无讳:不应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

〔76〕丰眚(shěng):大过失。

〔77〕具臣:占位充数而不起作用的臣下。

〔78〕李斯(?—前 208):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曾向荀子求学。战国末年到秦国,被秦王嬴政任为客卿。后任廷尉,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被采纳实施。秦统一天下,出任丞相,力主加强中央集权。始皇死,他追随赵高杀扶苏,立胡亥为二世。不久被赵高杀死。擅长书法,曾以小篆为准整理文字,推动文字统一。传见《史记》卷八十七。秦二世:即胡亥(前 230—前 207)秦朝第二代皇帝。前 210 至前207 年在位。继位后继续修阿房宫等,不久爆发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他也被赵高逼迫自杀。事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79〕恣睢(zì suī):任意胡作非为。

〔80〕命之曰天下桎梏:这就叫做把天下变成自己的脚镣和手铐。这两句本来是申子的话,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81〕史迁:即司马迁。

【裴注】

〔一〕会。音脍。

上一篇:陵霄阙始构,有鹊巢其上;帝以问隆,对曰:“《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今兴宫室,起陵霄阙,而鹊巢之;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天意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夫天道无亲,惟与善人;不可不深防,不可不深虑。夏、商之季,皆继体也;不钦承上天之明命,惟谗谄是从,废德适欲;故其亡也忽焉。太戊、武丁,睹灾竦惧,祗承天戒;故其兴也勃焉。今若休罢百役,俭以足用;增崇德政,动遵帝则;除普天之所患,兴兆民之所利;王可,帝可。岂惟殷宗转祸为福而已哉!臣备腹心苟可以繁祉圣躬,安存社稷;臣虽灰身破族,犹生之年也;岂惮忤逆之灾,而令陛下不闻至言乎?”于是帝改容动色。是岁,有星孛于大辰。隆上疏曰:“凡帝王徙都立邑,皆先定天地社稷之位,敬恭以奉之。将营宫室,则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今圜丘、方泽、南北郊、明堂、社稷,神位未定,宗庙之制又未如礼;而崇饰居室,士民失业。外人咸云:‘宫人之用,与兴戎军国之费,所尽略齐。’民不堪命,皆有怨怒。《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舆人作颂,则飨以福;民怒吁嗟,则威以极:言天之赏罚,随民言,顺民心也。是以临政务在安民为先,然后稽古之化,格于上下;自古及今,未尝不然也。夫采椽卑宫,唐、虞、大禹之所以垂皇风也;玉台琼室,夏癸、商辛之所以犯昊天也。今之宫室,实违礼度;乃更建立龙,华饰过前。天彗彰灼,始起于房心,犯帝座而干紫微。此乃皇天子爱陛下,是以发教戒之象,始卒皆于尊位;殷勤郑重,欲必觉悟陛下。斯乃慈父恳切之训,宜崇孝子祗耸之礼;以率先天下,以昭示后昆;不宜有忽,以重天怒。”时军国多事,用法深重。隆上疏曰:“夫拓迹垂统,必俟圣明;辅世匡治,亦须良佐:用能庶绩其凝而品物康乂也。夫移风易俗,宣明道化;使表同风,回首面内;德教光熙,服慕义:固非俗吏之所能也。今有司务纠刑书,不本大道;是以刑用而不措,俗弊而不敦。宜崇礼乐,班叙明堂;修雍、大射、养老,营建郊庙;尊儒士,举逸民;表彰制度,改正朔,易服色;布恺悌,尚俭素;然后备礼封禅,归功天地;使雅颂之声盈于合,缉熙之化(混)流于后嗣。斯盖至治之美事,不朽之贵业也。然,域之内可揖让而治,尚何忧哉!不正其本而救其末,譬犹棼丝,非政理也。可命群公卿士通儒,造具其事,以为典式。”隆又以为:“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自古帝王所以神明其政,变民耳目;故春称王,明统也。”于是敷演
下一篇:隆疾笃,口占上疏曰: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寝疾病,有增无损;常惧奄忽,忠款不昭。臣之丹诚,岂惟曾子?愿陛下少垂省览。涣然改往事之过谬,勃然兴来事之渊塞;使神人响应,殊方慕义;灵效珍,玉衡曜精;则王可迈,帝可越,非徒继体守文而已也。臣常疾世主莫不思绍尧、舜、汤、武之治,而蹈踵桀、纣、幽、厉之迹;莫不嗤笑季世惑乱亡国之主,而不登践虞、夏、殷、周之轨。悲夫!以若所为,求若所致;犹缘木求鱼,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寻观代之有天下也,圣贤相承,历载数百;尺土莫非其有,民莫非其臣;万国咸宁,有有截;鹿台之金,巨桥之粟,无所用之,仍旧南面。夫何为哉!然癸、辛之徒,恃其膂力;智足以拒谏,才足以饰非;谄谀是尚,台观是崇;淫乐是好,倡优是悦;作靡靡之乐,安濮上之音。上天不蠲,眷然回顾,宗国为墟;(下夷于隶)纣悬白旗,桀放鸣条。天子之尊,汤、武有之;岂伊异人,皆明王之胄也。且当国之时,天下殷炽;秦既兼之,不修圣道;乃构阿房之宫,筑长城之守;矜夸中国,威服百蛮;天下震竦,道路以目。自谓本枝百叶,永垂洪晖;岂悟世而灭,社稷崩圮哉!近汉孝武乘文、景之福,外攘夷狄,内兴宫殿;余年间,天下嚣然。乃信越巫,怼天迁怒,起建章之宫,千门万户;卒致江充妖蛊之变,至于宫室乖离,父子相残;殃咎之毒,祸流数世。臣观黄初之际,天兆其戒:异类之鸟育长燕巢,口爪(胸)俱赤,此魏室之大异也!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可选诸王,使君国典兵,往往棋峙;镇抚皇畿,翼亮帝室。昔周之东迁,晋、郑是依;汉吕之乱,实赖朱虚。斯盖前代之明鉴。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咏德政,则延期过历;下有怨叹,(掇)辍录授能。由此观之,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臣百疾所钟,气力稍微;辄自舆出,归还里舍。若遂沉沦,魂而有知,结草以报!诏曰:“生廉追伯夷,直过史鱼;执心坚白,謇謇匪躬。如何微疾未除,退身里舍?昔邴吉以阴德,疾除而延寿;贡禹以守节,疾笃而济愈。生其强饭,专精以自持。”隆卒,遗令薄葬,敛以时服。。初,太和中,中护军蒋济上疏曰:“宜遵古封禅。”诏曰:“闻济斯言,使吾汗出流足。”事寝历岁,后遂议修之,使隆撰其礼仪。帝闻隆没,叹息曰:“天不欲成吾事,高堂生舍我亡也!”子琛嗣爵。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东度记

《东度记》是明代小说。主要讲述了达摩老祖由南印度出发,自西向东一路伏魔降妖,历经种种考验和磨难,先后战胜了酒、色、财、气、贫、痴、欺心、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