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

《博物志》是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学笔记小说,全书共十卷,内容涉及山川地理、异国民俗、奇禽怪兽、草木药术、方士神话、典礼器物等等,是继《山海经》之后,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原书已散佚,今本是由后人辑录而成的。
蝮蛇秋月毒盛,无所蜇螫,啮草木以泄其气,草木即死。人樵采,设为草木所伤刺者亦杀人,毒甚于蝮啮,谓之蛇迹也。又吐口中涎沫于草木上,著人身瘇成疮,卒难主疗,名曰蛇漠疮。

【原文及注释】

蝮蛇秋月毒盛,无所蜇螫[蜇螫:毒蛇咬。],啮草木以泄其气,草木即死。人樵采,设为草木所伤刺者亦杀人,毒甚于蝮啮,谓之蛇迹也。又吐口中涎沫于草木上,著人身瘇成疮[瘇:古同“尰”,创伤溃烂。],卒难主疗,名曰蛇漠疮。

【翻译】

蝮蛇秋季时毒气最盛,没有什么可咬的时候,便咬啮草木来发泄毒气,被咬的草木立即就会死去。人们砍柴打草时,若被这样的草木刺伤,也会被毒死,这种毒比蝮蛇直接咬的毒还要厉害,人们称它为“蛇迹”。另外,蛇把口中的唾沫吐在草木上,沾到人身上就会溃烂成疮,最终难以医治,这种疮名叫“蛇漠疮”。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