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菜部》:“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注云: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也,陶谓

《本草菜部》里记载:苦菜,亦称为荼或选、游冬,生长于四川西部的河谷、山陵和路旁,哪怕在凌冰高挂屋檐的寒冬腊月里也挨得住冻,不会枯死。(人们)在每年三月三日采下,晒干。(陶弘景)注:这应该就是现在人们说的茶,或叫荼,饮用后令人无法入眠。《本草》注说:《诗经》里说谁说荼苦,又写道堇菜、苦荼如糖那般...

牛癀

陈华封是蒙山人,因盛夏暑热难耐,在村外大树下躺着乘凉。忽然跑过来一个人,头上裹着围巾,快步跑到树阴下,倚靠石头坐下,不停地搧着扇子,汗如雨下。陈华封坐起来,笑着对来人说:如果取下围巾,不搧扇子也可以凉快了。客人说:拿下来容易,再围上就难了。陈华封与他聊天,客人谈吐温文尔雅。过了一会儿,...

《天工开物》在科学文化史中的地位

为了评价《天工开物》的历史地位,要把它与前代的有关著作加以对比,看看它提供了什么新的贡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素称发达,有许多重要的发明与发现,而且在明中叶以前有不少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古人遗留下来的科学典籍也为数不少。在《天工开物》以前的农书中,主要有反映先秦科技水平的《管子地员》篇和《吕氏春秋》中的《上农》、...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

弘君举的《食檄》中说:见面问候之后,先请饮用浮着白沫的三杯好茶。再捧出甘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

《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宋录》里说: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到八公山拜访昙济道人,道人设茶款待他们。子尚品了品茶说:这是甘露啊,为什么要称为茶呢?

《天工开物》简介

此书出现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1637),即明代末期。当时欧洲处于后文艺复兴时代,封建制走向崩溃,资本主义正在兴起,随之而来的是科学革命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这是历史大变革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这些大变动,好像一次巨大的地壳运动,在旧大陆另一端的中国也发生了反响。史学家把十六、十七世纪的中国称为天崩地解的时...

蜂蜜

酿蜜的蜜蜂到处都有,惟独盛产甘蔗的地方蜜蜂自然减少。蜂酿的蜜,出自山崖、土穴的野蜂占十分之八,而人工饲养的蜂占十分之二。蜂蜜没有固定颜色,或青或白,或黄或褐,皆随各地花性而变。如菜花蜜、禾花蜜之类,名目成百上千也不止。所有蜜蜂,不管是家蜂或野蜂,都有蜂王。蜂王所在之处,构筑一个如桃一样大的台。蜂王之子世代为王。蜂王生来就...

《茶陵图经》:“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茶陵图经》里记载:茶陵,即陵谷中生长着茶树的意思。

据《姓篡》记载,李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到了女华之子皋陶之时,作了尧帝专管司法的士师(相等于现在的法官)。据说他是中国刑律的创始人,是他制订了中国第一部刑律。其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士师职务,士师后改称大理,所以人称理氏。 到商封王时,理氏后人理征因执法公正不阿,触怒了商封王,被封王处...

朱砂、水银与银朱原本是同一物质。之所以有不同名称,是因精粗、老嫩的差异。上好的朱砂出于辰州、锦州今名麻阳与四川,其中就含有汞,但不用来制汞。因为朱砂中的光明砂、箭镞砂及镜面砂等价钱比水银还贵三倍,故选出好朱砂来出卖。如果用这些朱砂来炼制水银,反而降低价钱。只有粗的次朱砂才用来提炼水银,再用水银升炼成银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