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宋录》里说: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到八公山拜访昙济道人,道人设茶款待他们。子尚品了品茶说:这是甘露啊,为什么要称为茶呢?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

弘君举的《食檄》中说:见面问候之后,先请饮用浮着白沫的三杯好茶。再捧出甘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

据《姓篡》记载,李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到了女华之子皋陶之时,作了尧帝专管司法的士师(相等于现在的法官)。据说他是中国刑律的创始人,是他制订了中国第一部刑律。其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士师职务,士师后改称大理,所以人称理氏。 到商封王时,理氏后人理征因执法公正不阿,触怒了商封王,被封王处...

《本草·菜部》:“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注云: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荼如饴”,皆苦菜也,陶谓

《本草菜部》里记载:苦菜,亦称为荼或选、游冬,生长于四川西部的河谷、山陵和路旁,哪怕在凌冰高挂屋檐的寒冬腊月里也挨得住冻,不会枯死。(人们)在每年三月三日采下,晒干。(陶弘景)注:这应该就是现在人们说的茶,或叫荼,饮用后令人无法入眠。《本草》注说:《诗经》里说谁说荼苦,又写道堇菜、苦荼如糖那般...

海水盐

《茶陵图经》:“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茶陵图经》里记载:茶陵,即陵谷中生长着茶树的意思。

青矾、红矾、黄矾、胆矾

[皂矾]:皂矾、红矾、黄矾,都是由同一种物质变化而成的。挖取煤炭外层的卵石俗名铜炭,每次将五百斤投入炉内,炉中用煤炭饼也就是不需鼓风的、叫做自来风这种煤饼千余斤包裹住这些矿石。炉外砌筑土墙将炉围起,炉顶部留出茶碗口大的圆孔,使火焰直透其上,圆孔旁用烧矾的废渣厚压一层用旧渣盖顶,不知始于何时。但要筑新炉,非用旧渣盖顶不成。...

麦有数种,小麦叫来,是麦中最主要的品种。大麦叫牟或[禾+广] ,杂麦有叫雀麦的,有叫荞麦的。这些麦都是同一时间播种,花形相似,又都磨成面粉吃用,所以都称为麦。中国河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各省居民口粮中,小麦占一半,而黍、稷、稻、粱总共只占一半。西至四川、云南,东至福建、浙江、江苏及中部的楚地(今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一部)...

皇朝 徐英公勣。

唐朝的英国公徐勣。

《天工开物》在科学文化史中的地位

为了评价《天工开物》的历史地位,要把它与前代的有关著作加以对比,看看它提供了什么新的贡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素称发达,有许多重要的发明与发现,而且在明中叶以前有不少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古人遗留下来的科学典籍也为数不少。在《天工开物》以前的农书中,主要有反映先秦科技水平的《管子地员》篇和《吕氏春秋》中的《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