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高辛,帝喾。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魏略》曰:高辛氏有老妇,居王室,得耳疾,挑之,乃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覆之以槃,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下令之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
初,光武长于民闲,颇达情伪,《左传》楚子曰:晋侯在外十九年矣,人之情伪尽知之矣。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前书》曰:莽春夏斩人于市,一家铸钱,保伍人没入为官奴婢,男子槛车,女子步,铁锁琅铛其颈,愁苦死者十七八。轻法谓高祖约法三章,孝文除肉刑也。身衣大练,色无重彩,...
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众之曾孙也。开封,县,故城在今汴州南。少有才略。灵帝末,知天下将乱,阴交结豪桀。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名闻山东。 初举孝廉,三府辟,公车征,皆不就。及大将军何进辅政,征用名士,以公业为尚书侍郎,《续汉志》曰:尚书凡六曹,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融集》云:茂陵成欢里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严,援兄余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三辅决录注》曰:恂字季直,好学善属文,隐于南山之阴。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
唐檀字子产,豫章南昌人也。少游太学,习《京氏易》、《韩诗》、《颜氏春秋》,尤好灾异星占。后还乡里,教授常百余人。 元初七年,郡界有芝草生,太守刘祗欲上言之,以问檀。檀对曰:方今外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祗乃止。永宁元年,南昌有妇人生四子,祗复问檀变异之应。檀以为京师当有兵气,其祸发于萧墙。《...
供世上所用的铜,不管采自山上或出自冶炉,都只有红铜一种。铜与炉甘石或锌掺和熔炼,则转变其颜色成为黄铜。铜再与砒霜等药制炼,则成为白铜。铜与矾石、硝石等药制炼,又成为青铜。铜与广锡共炼则成为响铜,与锌共炼则得铸铜。但最基本的原料只是一种红铜而已。
又称枭羊、野人、人熊。
我国学术界多数意见,认为《易经》成于殷末周初,成立的时候极早,本来的作用是卜占吉凶,作为行为的指导。古人迷信,对于自然界、命运、战争的结果、婚姻、建屋等等大事都不了解,惴惴不安,便占卦来作决定。《易经》的基本道理,是古代哲人根据观察事理和人生经验而得出来的教训,教导人们:万事变动不居,不会固定不易,物极必反,做事不...
杜笃字季雅,京兆杜陵人也。高祖延年,宣帝时为御史大夫。《前书》延年字幼公,周之子也,为御史大夫。延年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卧坐皆易其处也。笃少博学,不修小节,不为乡人所礼。居美阳,与美阳令游,数从请托,不谐,颇相恨。令怒,收笃送京师。会大司马吴汉薨,光武诏诸儒诔之,笃于狱中为诔,辞最高,帝美之,赐帛免刑。
又称木患子、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鬼见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