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无为之益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翻译】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腾跃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空虚无形之物,能自由穿透任何没有间隙的地方。我因此懂得了“无为”的益处。这种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导读】

水看似柔软,却能够穿过坚硬的岩石、土地。最柔弱的东西里面,往往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也无法抵挡。百姓就是如此,统治者们应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统治百姓、教化人民,强力只能带来反抗。
 
【解析】
 
上一章老子讲了万物的和气,这一章紧接着上一章的论述,继续阐述“柔’’和“无为”的妙处。
 
“天下之至柔”,天下的至柔之物是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就是水。水为至柔、至顺的、事物,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介绍过水的一些特性,它泰然自若、无欲无求,可以任由我们把它放到不同的器皿之中。水是最柔和的事物,它象征着大道的德行。水也是无欲无求的事物它总是安静地绕开繁华’顺着低洼的河谷缓缓前行'默默无闻地顺流而下'滋润田地、山谷。它决不会在地势的险峻或壮观的地方驻足停留,它造福万物却不主宰万物;它决不居功自傲,而是甘于卑下的地位。
 
上面所说的,是水至柔的一面,但这还不足以说明水的本质。水的本质是什么呢?老子说:“(水的本质就是)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老子看来,尽管水是至柔至顺的东西,但它可以在最为坚硬的东西中驰骋、奔流。虽然水柔弱到了近乎虚无的境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柔弱可欺。李白有句诗写得好:“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是柔顺的,但是当它面对锋利坚硬的刀时,却丝毫也不畏惧,这难道不值得人们敬佩吗?我们知道“水滴石穿”的故事,一滴两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时间久了,水滴就可以在坚硬的岩石上穿个孔。石头是坚硬的东西,可以说没有任何的空隙可侵袭,但是水却能凭着不断地积累侵入石头内部,可见具有柔弱特性的水拥有着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从不可知的宇宙洪荒年代开始,水就凭着自己柔顺的特性攻无不克,几乎侵占了所有的领域:陆地、平原、丘陵、沟壑、沼泽、低谷、深潭。所以,水是万物的生存之源,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源泉:我们尚在母体之内的时候,羊水就为我们提供给养;同时,羊水也保护着我们的身体,以免受外物的挤压而造成伤害。因此,可以说水是孕育我们的源泉,没有水我们就无法孕育生长,也就不能存活下来。水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它却十分谦逊,时刻表现出无为、素朴、默然的柔和状态。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水的柔和,体现的是朴素无为,如果人类能够拥有水一样的特性,那就做到了心静如水,也就不会陷入争名夺利的泥潭中了,自然也就少了许多痛苦和烦恼。水至柔至顺,无为不止,即使受到伤害也会坦然面对。通过这一章,我们应该学习柔水的处世态度,当我们面对伤害时,应该效法水的与世无争,应该宽容地对待一切,而不要睚眦必报。

王弼《道德经注》
 
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经。虚无柔弱,无所不通。无有不可穷,至柔不可折。以此推之,故知无为之有益也。
 
柔弱的水和气是什么地方都能到的,无孔不入。虚无柔弱的东西哪都能到。什么也没有也就不会有竭尽,非常柔软的东西是不能被折断的。由此推理,就知道无所作为的益处了。
 
苏辙《老子解》
 
以坚御坚,不折则碎;以柔御坚,柔亦不靡,坚亦不病。求之于物,则水是也。以有入有,捍不相受;以无入有,无未尝劳,有未尝觉。求之于物,则鬼神是也。是以圣人唯能无为,故能役使众强,出入群有。
 
以坚硬的东西来抵御坚硬的东西,不是折断就是破碎;以柔弱的东西抵御坚硬的东西,柔弱的也不会败倒,坚硬的也不会受到损害。具备这种柔弱性质的物质就是水了。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想进入实际存在的东西,会受到抗拒不能进入;不存在的东西进入实际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不会劳顿,实际存在的东西连感觉都感觉不到。具备这种能力的东西就是鬼神。所以圣人只有能够无所作为,才能利用众多刚强的事物,管理各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经典解读】

在前章文字中老子提出了“强梁者不得其死”的观点,告诫人们过于刚强将会导致灾难,保持谦顺才是处世之道。于是本章中继续论述“至柔驰骋于至刚”的道理,指出柔弱的力量是无穷的,无为、不言的好处是不尽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空气是无形的,但它无处不在;空气是柔弱的,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强烈的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飓风,那种摇山撼地的力量,足可以摧毁任何阻挡之物。水是柔弱的,但是它能穿过最坚硬的岩石,在大地的缝隙中不断前进,汹涌的海浪、大江大潮的力量更是足以拍扁最坚硬的钢铁轮船。光是柔弱的,但将其聚在一起,就能晒焦一切事物,甚至融化钢铁。
 
刚强和柔弱没有固定的界限,看似至刚的可能不堪一击,看似至柔的可能拥有想不到的力量。历史上有无数的人,他们站在了权力的顶端,全天下的人都对其惧怕不已,可是也许一个普通的士兵、一个宫女、一个宦官、一个伶人就要了他的性命。历史上有无数的政权,它们占据了广阔的领土,奴役着天下的百姓,可是一声来自百姓的怒吼,就让它们消失得灰飞烟灭。老百姓,是最普通、最柔弱的群体了,可社会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在向前发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柔弱之中。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不用语言的教化,无为而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能达到如此的。在第二章中老子就提到过“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在道的基础上有为。“不言”也不是不说话,而是不乱说,不妄自颁发政令,使人民不需要多说,不需要多受指导,就能按照事物本来的自然规律,顺利地发展。它是要统治者们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统治百姓、教化人民。
 
“贵柔”、“无为”都是老子提倡的基本观念。《庄子·养生主》里记载了庖丁解牛的故事: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晴去看,就像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头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而且刀刃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其实,其中蕴含的何止养生之道,处世治国之道也在其中。刀子是刚强的,可如果它不知道“不争”的道理,成天和骨头硬碰硬,那么必然不能持久,正所谓“强梁者不得其死”。做事、治民也同解牛一样,只有摸清事物的规律,顺着它们的条理,也就是柔软的肌肉缝隙前进才能使事情迎刃而解,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否则只能陷入困境,不仅事情无法解决,自己也将无法脱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并不是说柔弱就一定可以战胜刚强,而是说“道”的作用是无所不至的,顺之者必成,可以以柔胜刚,逆之者必摧,即使刚强也不能得到保全。
 
这是深刻的辩证法的智慧,值得所有人深深思索。

【哲理引申】
 
现实中争强好胜的人很多,尤其在如今这个社会资源有限,什么都要排队的时代。乘车需要拼命地挤,买票需要插队,吃饭、走路似乎到哪里都有一群竞争者,好像一慢下来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自己就只能“吃冷饭”。其实,有时想想,世界真的这么拥挤吗?资源真的那么贫乏吗?我们每天真的都很忙,不抢不争就没法过了吗?
 
也许,有时的确因为时间的原因不得不赶忙,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们的头脑里那种“抢”的想法在作怪。比如,排队买票、排队上车,大家一拥而上谁都很难受,大家如果能耐心排队反而效率更高。在生活中多点谦让之心,的确很重要,它不仅不会让自己吃亏,反而会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对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廉颇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攻占了很多城池,因军功被封为左上卿。他作战勇敢,用兵有方,在各诸侯国里以勇猛善战而闻名。
 
赵惠文王得到了著名的宝玉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依靠国力的强大,派人给赵王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一块美玉换十五个城市,当然很划算。但是赵国人却不敢轻易送去,因为秦国背信弃义、欺骗诸侯是出了名的。赵惠文王与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白白地受骗;如果不送去和氏壁,又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
 
正在众人不知所措之时,宦官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智勇双全,遇事灵活机动,是个可造之才,可以出使秦国。”赵王问:“您是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做好这个差事呢?”缪贤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门客蔺相如阻止我,他问我:‘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我告诉他,我曾跟从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我愿意和你交个朋友’,所以我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那时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信,所以燕王才结好于你。现在您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主动向赵王请罪,或许侥幸能够得到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我。因此我觉得蔺相如是个智勇双全的人,应该能办好这个差事。”
 
于是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派他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秦王果然打算食言,蔺相如不惜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欺骗秦王,把和氏璧暗中送回了赵国。秦国君臣十分愤怒,但考虑到杀了蔺相如,终究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于是,完成礼节后,让蔺相如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回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后来,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在渑池之会上,秦王故意侮辱赵王,多亏蔺相如智勇,没让秦国占到便宜。渑池之会结束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右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对此,老将廉颇很是耿耿于怀,他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扬言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廉颇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他的门人都十分不解,觉得他懦弱,准备离去。蔺相如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蔺相如却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蔺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廉颇听到了蔺相如的话,十分惭愧,他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您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二人最后握手言和,成为刎颈之交,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