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原文】
 
18.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①。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②,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③。”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④。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一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
 
①蓧(diào):古代在田中除草的工具。

②五谷:古书中有不同的说法,最普通的一种指稻、黍稷、麦、菽。稻麦是主要粮食作物;黍是黄米;稷是粟,一说是高粱;菽是豆类作物。

③芸:通“耘"。

④见其二子:使其二子出来见客。
 
【翻译】
 
子路跟随孔子落在后面,遇到一个老人,用手杖挑着除草用的工具。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说完,把手杖插在地上开始锄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便留子路到他家中住宿,杀鸡做饭给子路吃,还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并把这事告诉了他。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叫子路返回去再见他。子路到了那里,他已经出门了。子路说:“不出来做官是不义的。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以废弃;君臣之间的道义,又怎么可以废弃呢?本想保持自身纯洁,却破坏了重大的伦理道德。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是早就知道的了。”
 
【解读】
 
君子之仕行其义

这段文字中提到的荷蓧丈人也是一位隐者。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为求自保,很多人都选择了归隐。孔子虽不反对“用舍行藏”,但是他决心走自己的路,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在他为理想奔走的过程中,曾多次与那些归隐之士交流过思想。孔子理解隐士们,但隐士们并不理解孔子,认为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对其冷嘲热讽的有,对其怜悯同情的有。对此,孔子虽然很无奈,但对隐士们的做法绝不苟同。
 
孔子坚决拒绝做隐士,是因为他认为“不仕无义”。义,宜也。就是合理。人生在世,追求的是道义二字,事事都做得合情合理。荷蓧丈人虽身处乡野,但却是个知书达礼的高人。他不仅热情招待子路,还让他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这说明他很讲究长幼之序,人伦之道。孔子觉得,既然懂礼仪、有见识,就不能忽视了更大的道义,那就是君臣之义。怀揣着济世的理想,又有着济世的才能,这个世道又确实需要有人站出来做些事。站出来应该勇敢担当,就算是失败了,也没什么后悔的,毕竟努力过了。明知道是该做的事却不去做,或者是担心劳而无功而不去做,这些都不是君子所为。“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自己的小家伦理道德丝毫不乱,却置天下大义于不顾,这怎么能叫作君子呢?
 
孔子与隐士的不同理念,在中国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逢天下大乱,士大夫往往面临是做隐士还是挺身救世的选择。当然,不少人选择做隐士,但更多的人,尤其是心怀天下的儒士,都选择站出来救国救民。西汉末年,王莽乱政,绿林赤眉揭竿而起,天下大乱。曾经的太学生刘秀,勇敢站出来组织军队,反对王莽政权。王莽灭亡后,更始帝腐败无能,刘秀滞留河北,组建自己的领导核心。之后,通过十几年的征战平定天下。刘秀即位后,在天下推行大道,治国安民,造就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的太学同学严光,则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严光见天下大乱,便隐居富春江畔,避世保身。虽然以清高之明为后世称颂,但无论是功业,还是对历史的贡献,与光武帝刘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东汉末年,才高德大的水镜先生司马徽、饱学之士黄承彦、名满天下的庞德公,都选择做隐士。避居在相对安定的荆州襄阳一带,不愿出来做事。与他们的选择不同,秉承救世精神的儒者诸葛亮和庞统,都选择出山辅佐刘备。此后,他们在刘备的重用下,不仅得展平生之志,而且推动了社会和历史的进步,并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声名。
 
在孔子看来,像荷蓧丈人这样一个有学识、有德才的人,是不应该把自己埋没起来的,而应该出来做些事情。如果不能行大道于天下,教化教化人民也是好的。身负经天纬地之才,终老荒野,对历史对社会无所贡献,未尝不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再说,国家遭逢大乱,民族面临危机,如果没人站出来,我们的种族和文化都将断绝。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