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原文】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①,三年有成。”
 
【注释】
 
①期(jī)月:一年。
 
【翻译】
 
孔子说:“假如有人用我主持国家政事,一年之内就可以见到成效了,三年便能成效显著。”
 
【解读】
 
孔子的自信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生之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空有一身本领和一腔爱国热情却无处施展。作为那个时代的精英,孔子颇有一番“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治国志向。在本章中,孔子自言,如果有执政的机会,自己能够做到一年见效,三年成功。孔子之所以如此自信,绝不是在说大话。这样说的原因在于,他有一套完整的治国理想和施政方针。具体而言,那就是以礼治国、以德治国和以仁治国。
 
自从周公为周朝制定了礼乐等级典章制度以后,儒家学派便视周公为先贤,孔子也不例外,他一直都认为周公制定的周礼是最为完善的。周朝礼制的基本精神,就是通过一套具体的行为规范,来界定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尊卑、亲疏远近,确定人们在当时社会秩序中的准确位置,并以此为基础,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然而,到了孔子时代,已是礼崩乐坏,甚至出现季孙氏八佾舞于庭的严重僭越。孔子对此十分生气,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怒骂。面对如此现状,孔子提出以“复礼”来治理国家,即“齐之以礼”的思想。不管在现实中能否行得通,孔子确信这绝对是有效的政治措施。
 
除了恢复周礼,孔子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就是以德治国。春秋末期,面对诸国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孔子提出了自己眼中的治世良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是说领导者如果实行德治,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斗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他转。孔子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孔子认为,治国要以道德的感召作用来取消刑罚,道德感能够使民众有耻辱之心,从而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起荣辱观,这样民众在做事之前就会仔细地衡量个人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法的决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德治的思想核心就是通过统治者把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逐步推广到民众,从而造就一个“有耻且格”的理想社会。对这一点,孔子更是坚信不疑。
 
同时,孔子“仁治”的思想我们也不可忽视。孔子历来倡导“仁者爱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的治国原则,把“仁”放在治国首位。“仁”的治国思想要求统治者必须做好与老百姓紧密相关的各项工作,满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基本需求,比如说“使民以时”、“节财薄赋”等;同时它还要求统治者要以德化来感召臣民,取信于民,即所谓的“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总而言之,孔子认为只有为政以仁,才能处理好君民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整体的和谐和稳定。
 
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之所以有如此坚定的信心,原因就在于他有这套治国理论。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孔子自认为是一个治国能手,是治理社会的大才。不管孔子的理论是否真的像他自己想得那么完善,但他的这份自信却是值得我们赞赏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他那样,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都要有坚定的信心。如果缺乏自信,我们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