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原文】
 
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①。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②!"
 
【注释】
 
①恸(tòng):极度悲哀。

②夫(fú):指示代词,此处指颜渊。
 
【翻译】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太过了!”孔子说:“有悲痛太过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呢?”
 
【解读】
 
表达真性情

这章短文的意思很简单:弟子颜回死了,孔子忍不住伤心地放声大哭。其他徒弟看到老师哭得伤心,觉得于礼不合,便提醒孔子不要过于悲痛。孔子回答说:“我哭得太悲痛了吗?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为谁悲痛呢?”
 
最好的弟子颜回死了,自己唯一的接班人没了,儒学传世的希望也因此变得极其渺茫,孔子自然会悲叹并大哭。从文中孔子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内心已经悲不自胜。但他不压抑感情、合理处置身与心的关系之做法,不仅使他的形象更加鲜活,还给予了后人无穷的启发。
 
其实,不矫饰不造作,敢于流露真情的行为和儒家理念并不矛盾。儒学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时,要求个体的言行要绝对符合社会的礼制,目的是调节国家的等级秩序和人际伦理关系。因此,等级与秩序始终是首要标准。而在处理个体的身心方面,则比较灵活。
 
虽然儒家也提倡适度,但面对继承人早逝与学术思想后继无人的问题时,孔子的坦诚、失态与痛哭反而显得合情合理。颜回是他最喜爱,也是最有希望继承衣钵的人,他死了若不痛苦反而显得有些不及。如果是一般人,这样哭就的确是过了。换言之,从问题轻重不同和表情达意方式差异来看,孔子此时此地的痛哭既至情至性又合乎礼仪。
 
之所以倡导人们勇于表达真性情,是因为这种做法的确有很多好处。最直接的是,顺畅地表达感情,能让自己的快乐或痛苦得以舒解。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终究是感情动物,内心情感终究要表达出来,不然的话就会郁结在心。高兴时表达快乐情绪,可以让自己身心更加愉悦,并感染他人;痛苦时敢于发泄,更有利于身心。
 
敢于表达真性情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稳定都有好处。表达真性情者多直爽坦诚,容易受人信赖,也容易交到知心朋友,受到众人欢迎,因此人际关系较好。表达真性情可使身心愉悦或压力缓解,这样就可以减少因无处发泄不满而产生的破坏行为。社会管理机构也能因此了解基层民众的想法,及时纾解民怨,维护社会稳定。
 
过分压抑感情会使个体身心受损。欢乐时不表达是一种遗憾,痛苦时不表达则会因压力而有损身心。一个人若过分压抑感情,很容易给人虚伪的印象,很难得到知心朋友。如果刻意压制自己的感情,久而久之,就会因不良情绪无法发泄而充满破坏欲。如果理智无法制约这种破坏欲,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恶果。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