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致虚守静 出自:道德经 使心灵空明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就叫静,静叫作复归本性。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律则,叫作明。不了解这个不变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 出自:鬼谷子 对方说话,表现为动;自己沉默,表现为静。从动静的哲学看待交往双方的言谈。根据对方的话语揣测他的真实意思。如果对方言语有不合情理处,随即加以责问,对方一定会作出回应。话语可以表现在外,称之为象;事物之间可以类比,称之为比。对方说话有象,所说之事也有则例,就要观察其后要说的话。所谓象,就是模仿事物。所谓比,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出自: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逼得敌人太紧,对方就会回师反扑。如果让敌人逃跑,就可以削减其气势。追击敌人,只需紧随其后而不要过于逼迫它,这有利于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时再擒获它,这样就可以不与人交战就能获得胜利。《周易需》卦上说的突破险境要善于等待,如果有诚心就前途光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