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出自:论语 孔子因材施教,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所以孔子特别针对他这一缺点,告诉他说话要和缓谨慎,少说话多行动,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出自:论语 德高不乏亲善者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己治人,《论语》一书记录孔子曾多次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出自:论语 行仁五要 孔子重视求仁,他门下的弟子也致力于求仁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出自:论语 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育都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司马牛正直善言而性情急躁,所以在这里,孔子耐心地引导他加强修养,向内省察自己。
陶渊明 出自:容斋随笔 陶渊明高雅简古闲静,是晋、宋之际第一等人物。说到饥饿则是箪瓢常空瓶无储粮,说到寒冷则是短衣破烂冬着夏服,说到居所则是四壁空空,不蔽风日。可说是贫困到了极点。读他的《与子俨等疏》:遗憾家无贤妻,怀抱苦心。你等虽非一母所生,也应心怀四海皆兄弟之义。管仲、鲍叔
三代书同文 出自:容斋随笔 三代之时,天下用同样的文字,所以《左传》记载的人名和字,不论哪国,大抵相同。郑国公子归生,鲁国公孙归父,蔡国公孙归生,楚国仲归,齐国析归父,都是字子家。楚国成嘉,郑国公子嘉,都是字子孔。郑国公孙段、印段,宋国褚师段,都是字子石。郑国公子喜,宋国乐喜,都是字子罕。楚国公子黑肱,郑国公孙黑,孔子弟子狄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