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傅子》曰:“是时,康又已死,嫡子不立而立弟恭;恭懦弱,而康孽子渊有俊才。宁曰:‘废嫡立庶,下有异心,乱之所由起也。’乃将家属乘海即受征。宁在辽东,积三十七年乃归。其后渊果袭夺恭位,叛国家而南连吴,僭号称王;明帝使相国、宣文侯征灭之,辽东之死者以万计:如宁所筹。宁之归也,海中遇暴风;船皆没,唯宁乘船自若。时夜风晦冥,船人...
〔一〕《魏氏春秋》曰:“政,投原,曰:‘穷鸟入怀!’原曰:‘安知斯怀之可入邪?’” 〔二〕《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十五年,初置征事二人;原与平原王烈,俱以选补。” 〔三〕《原别传》曰: “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
〔一〕《魏书》曰:“攸姑子辛韬,曾问攸,说太祖取冀州时事。攸曰:‘佐治为袁谭乞降,王师自往平之,吾何知焉?’自是韬及内外,莫敢复问军国事也。” 〔二〕臣松之按:攸亡后十六年,钟繇乃卒。撰攸奇策,亦有何难?而年造八十,犹云“未就”。遂使攸从征机策之谋,不传于世。惜哉! 〔三〕《魏书》曰:“时建安十九年,攸年五十...
齐王名芳,字兰卿。明帝没有儿子,收养了齐王曹芳和秦王曹询。宫廷中事情秘密,没有人知道他俩的来历。 青龙三年(公元 235),曹芳被立为齐王。景初三年(公元239)正月初一丁亥,明帝病危,便宣布立曹芳为太子。当天,他继位为皇帝。宣布大赦天下。尊称皇后郭氏为皇太后。由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佐政事。皇帝下诏说:朕以微小的自身继承宏大...
〔一〕臣松之以为:故魏氏配飨不及荀彧,盖以其末年异议,又位非魏臣故也。至于升程昱而遗郭嘉,先钟繇而后荀攸,则未详厥趣也。徐佗逆而许褚心动,忠诚之至,远同于日䃅;且潼关之危,非褚不济;褚之功烈有过典韦,今祀韦而不及褚,又所未达也。
〔一〕臣松之按:帝初即位,有诏“官奴婢六十以上,免为良人”。既有此诏,则宜遂为永制,七八年间,而复货年七十者;且七十奴婢及癃疾残病,并非可售之物;而鬻之于市,此皆事之难解。 〔二〕习凿齿《汉晋春秋》曰:“是年,吴将朱然入柤中,斩获数千,柤中民吏万余家渡沔。司马宣王谓曹爽曰:‘若便令还,必复致寇;宜权留之。’爽曰:‘今不...
〔一〕干宝《晋纪》曰:“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五万人围樊城,诸葛瑾、步骘寇柤中。琮已破走而樊围急,宣王曰:‘柤中民夷十万,隔在水南,流离无主;樊城被攻,历月不解。此危事也,请自讨之。’议者咸言:‘贼远围樊城不可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宣王曰:‘军志有之:将能而御之,此为縻军;不能而任之,此为覆军。今疆...
〔一〕《褒赏令》载公祀文曰:“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泛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灵幽体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
凡是祭祀天或宗庙之类的阳祀,要选用毛色纯赤的牲;祭祀地和社稷之类的阴祀,要选用毛色纯黑的牲;凡是祭祀名山大川,各要选用与其方土色完全一致的纯毛的牲。
如果将要祭祀先王、先公,就把各庙所藏他们遗留的衣服授予各庙的尸。如果将要举行祭祀宗庙的神主,就由宗伯负责事先打扫除草,祭祀庙祧的神主,就由守祧负责事先把墙涂白、把地涂黑、打扫除草。祭祀结束,就将尸用以行食前祭礼剩下的食品收藏起来埋在西阶东面的地下,并把尸穿的衣服重新收藏起来。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