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春秋时代的大学问家孔子有3000多学生,其中卓有成绩者有72人,聪明好学的颜渊就是其中的一个。 有一天,颜渊走到孔子面前,深深地施了一个大礼,然后问道:先生您小步走的时候,我也小步走;先生您大步走的时候,我也大步走;先生您跑起来的时候,我跟着跑;先生您飞奔的时候,脚步扬起的灰尘遮住了您的踪迹,我跟不上先生您的脚步,只能目瞪...
〔一〕《吴书》曰:“河有四子:长助,曲阿长;次谊,海盐长:并早卒。次桓,仪容端正,器怀聪朗,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权常称为宗室颜渊,擢为武卫都尉。从讨关羽于华容,诱羽余党;得五千人,牛马、器械甚众。” 〔二〕《吴书》曰:“桓弟俊,字叔英。性度恢弘,才经文武。为定武中郎将,屯戍薄落。赤乌十三年卒。长子建,袭爵,平虏将军。...
〔一〕《尚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九考则二十七年。 〔二〕《淮南子》曰:“禹为水,以身请于阳盱之河;汤苦旱,以身祷于桑林之际;圣人之忧民,如此其明也。”《吕氏春秋》曰:“昔殷汤克夏桀而天下大旱,三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方;万方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毁伤民之大命!’汤...
在郡十余年,征拜城门校尉。阜常见明帝著绣帽,被缥绫半袖〔1〕。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2〕?”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以见阜。 迁将作大匠〔3〕。时初治宫室,发美女以充后庭〔4〕,数出入弋猎。秋,大雨震电,多杀鸟雀。阜上疏曰:“臣闻明主在上,群下尽辞〔5〕。尧、舜圣德,求非索谏〔6〕;大禹勤功,务卑宫室〔7〕;成汤遭旱,归...
董仲舒,广川县(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从年轻时,董仲舒即钻研《公羊春秋》,在景帝朝,董仲舒做了博士。董仲舒广授学生,在教室里挂上帘幕,教授经学。跟随董仲舒受业的弟子有许多人,按照受业先后,再转相传授,有些学生甚至很少见到老师。据说董仲舒在钻研学问期间,三年内没有进出过住宅后的花园,其治学精神可谓刻苦。董仲舒是当时的大儒,进退有据,...
如果将要祭祀先王、先公,就把各庙所藏他们遗留的衣服授予各庙的尸。如果将要举行祭祀宗庙的神主,就由宗伯负责事先打扫除草,祭祀庙祧的神主,就由守祧负责事先把墙涂白、把地涂黑、打扫除草。祭祀结束,就将尸用以行食前祭礼剩下的食品收藏起来埋在西阶东面的地下,并把尸穿的衣服重新收藏起来。
起重光大渊献(公元951年),尽玄黓困敦(公元952年)八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上 广顺元年(辛亥,公元951年) 春季正月丁卯日,汉太后颁布诰令,将传国玉玺授予监国郭威,正式登临大统。郭威自皋门来到宫中,在崇元殿即位,颁布制书道:“我是周代宗...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蓍草长到一千年,同一个根上有三百条茎,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能预知世间事的吉凶。蓍草的末梢大于根,是最吉利的,卜筮前一定要烧香,斋戒,沐浴,使身心整洁,每月的初一、十五清洗蓍草,一定要清洗五次。清洗龟甲也是一样。《明夷》上说:“昔年夏朝君主启曾占卜乘飞龙登天,而后向皋陶问卜,占辞说:‘吉’。从前夏启曾占卜迁移九鼎,后来果然就迁移...
〔一〕《魏书》曰:“文帝善朗论,命秘书录其文。” 孙盛曰:“繇既失之,朗亦未为得也。昔‘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矣’。《易》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由此而言,圣人之与大贤,行藏道一,舒卷斯同;御世垂风,理无降异:升泰之美,岂俟积世哉!‘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又曰‘不践迹,亦不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