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既厉操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戴逵已经住在东山隐居磨砺情操,而他哥哥却一心想建功立业。谢安对他哥哥说:“你们兄弟俩的志向目标,怎么会差异这么大呢?”他哥哥回答:“下官忍受不了那种忧愁,家弟却改不了那种乐趣。”

豫章太守顾劭,是雍之子。劭在郡卒,雍盛集僚属,自围棋。外启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宾客既散,方叹曰:“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

豫章太守顾劭,是顾雍的儿子。顾劭在郡守任上死去,那天顾雍正在和属下们欢饮宴会,他还在下着围棋。这时外面有人禀告说有来自豫章郡的书信到,却没有他儿子顾劭署名的信。顾雍虽然神态自若,但心中已经预料到了发生了什么变故。他用指甲掐住自己的手掌,掐出了血,沾染到了座褥上。一直等到宾客散去,顾雍才终于哀叹:“我已经没有延陵季子那么高尚了,难...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

徐爱问:昨天听先生讲止至善,觉得有了用功的方向,但细想起来总觉得和朱熹格物的观点有不一样的地方。 先生说:格物是为止至善下的功夫,既然明白了至善,也就明白了格物。 徐爱说:昨天用...

爱问:“先生以‘博文’为‘约礼’功夫,深思之未能得,略请开示。” 先生曰:“‘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

徐爱问:先生将博文当作是约礼的功夫,对此我加以深思但还不是很明白,因此向先生请教,请您帮我讲一讲。 先生说:礼即是理,理表现出来就是文,文中隐藏看不见的就是理,礼、理其实是一...

恭俭谦约

原文是:恭俭谦约,所以自守。 恭俭谦约这个词的每一个字都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实质内容。这四个字合并在一起使用,目的是用恭、俭、谦、约四个方面规范人的基本行为,体现人的基本素质。为了便于理解,以下进行逐字解读。 恭是恭敬、谦逊,和善有礼貌。例句有...

冉雍(仲弓)

冉雍(公元前522年-?),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论语》中提及七次。《冉氏族谱》称冉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他学业有成,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当地人称为三冉。 冉雍出身贫...

孝献帝纪 原文

孝献皇帝讳协,灵帝中子也。《谥法》曰:聪明睿智曰献。协之字曰合。《张璠记》曰:灵帝以帝似己,故名曰协。《帝王纪》曰:协字伯和。母王美人,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帝为勃海王,徙封陈留王。 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岁。迁皇太后于永安宫。董卓迁也。《洛阳宫殿名》曰:&l...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

先生说:颜回不迁怒于别人,不会两次犯同样的错,也只有未发之中的人能做到这样。

原宪(子思、原思)

原宪(公元前515年-?),姓原,名宪,字子思,亦称原思,比孔子小三十六岁,鲁国人。原宪出身贫寒,清静守节,个性狷介,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一生安贫乐道。他在鲁国住的是茅草盖顶的方丈小屋,门户是蓬蒿编成的,而且还不完整。户枢是桑树条做的,窗口是用破瓮做成的,并以粗布隔为两间。屋顶漏雨,地下潮湿,他却端坐而弦歌。 《论...

对于孔子思想体系中所谓人的概念,学者有多种解释。有人把《论语》中的人和民进行比较、考证,认为人、民,是指春秋时期相互对立的两个阶级。人是统治阶级,民是被统治阶级,所以孔丘对人言爱,对民言使。如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