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

原文:同难相济,同道相成。 难:困难,与易相对。例句有: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在此也可以解读为患难,例句有: 坚甲历兵以备难。(《韩非子五蠹》) 济的本意是过河、渡过的意思。例...

南宫适(子容)

南宫适,生卒年不详,名适,字子容,通称南容。《论语》中曾三次提到他。《论语宪问第十四》记载: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羿是传说中的射箭能手。后因喜狩猎,不理民事,被家众杀死。奡是传说中的善于水战的人,他是怎...

《论语》中多次提到友,其基本意思是朋友。上古时,同门(师)为朋,同志曰友。所谓同志,就是指不共学而志向相同的人。《论语》中常常朋友连用。例如,朋友切切偲偲(《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的交友之道,是与他...

宽容。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恕是一以贯之的具有纲领性作用的内容。《论语里仁篇第四》云: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云: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孔子所说的恕是讲的人己统一的情操,它要求人们...

忠恕违道

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中庸》说:忠诚、宽恕,违离道不远。学者们怀疑这两种说法不同。程伊川说:《中庸》怕人不明白曾子的话,就指出忠恕接近道。又说:忠恕固然是可以贯穿道的,子思怕人难以理解,所以退一步来说。又说:《中庸》因为曾子的话虽是如此说,又怕人怀疑忠...

指聪明,有智慧,亦作知。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这里,智与仁、勇并列,可见智已被孔子纳入了其道德规范体系中,并把它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予以强调。智的作用有如下几点:第一,知者不惑,这是智最基本的作用。一个人的...

里仁

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好。选择住处而没有仁德,怎么能是明智呢?孟子评论函人、矢人、巫医、棺匠等职业,引用孔子这句话来讲道理。解释者大多把里字解释为居字,居住的地方要亲近仁爱之人才好。我曾记得有一种说法:函人、矢人、巫医、木匠都是邻里的仁人,但在这些本性仁爱的人身上,还有不仁的存在...

表示一种合理性,或者合理的事物,合理的行为,合理的状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义是表示合理性的概念,或者说是人们社会行为的最高依据。所谓义者宜也,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篇第四》)。意即,君子对于社会上的事情,没有固定的法式,...

求为可知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解释这句话的人都认为应当追求足以被别人知道的本领。唯有谢显道说:这一说法尚有求名位求被人了解的想法,准确的解释不是这样的,没被任用也没人知道自己,这样我就可贵了,还要追求什么呢?我认为君子不以没有职位为虑,而以没有立身的本领为虑;不以没人知道...

义薄云天

原文:同类相依,同义相亲。 类:种类、归类,一般泛指物种。成语有分门别类物以类聚。如将类用于人,则多数是贬义,词语有败类。例句有: 大风有隧,贪人败类。(《诗大雅桑柔》)翦除败类毓良淑,宛若嘉谷纯无稊。(宋华镇《题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