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文字有多种含义。第一个含义, 即文献及文献上的知识。例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第一》),指的就是文献,即书本上的学问。 孔子很重视古代文献。他是我国最早整理和传授古代文献的专家。当时的鲁国是西周文化的中心,保存有宗周的典籍和文物制...
语出《论语雍也篇第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
我杨恽才能低劣,品行污秽,文采与实质都没有什么成就,幸而依靠先人留下的功业,才得充任皇帝的近侍郎官。正巧碰上当时事变,我因此得了爵位。但我究竟不能胜任,终于与祸相遇。足下哀怜我的愚昧,写信给我,教育督察我认识不到的问题,情意十分深厚。然而我深感遗憾的是,足下不深入地想一想事情的本末,就轻率地附和了世人对我的毁...
在夏商以前,其文隐灭埋没,不能得知其详细情况。周朝借鉴了夏、商两代的成就,产生了文采与质朴兼具的文体,这是百代以后的人们都可以知道的。所以孔子采集各个国家的民间歌谣,辨正了雅、颂的名分,将它们汇集起来叫《诗》。诗人的作品,杂有赋这种文体。子夏在为《诗》写的序中说:“一是风,二是赋。”所以可以知道赋是古诗的支流...
大禹得到尧赏赐的玄珪,他的文德教化传扬天下。禹真是英明伟大,大大开启了夏朝的政教。在汉代,勤勉建立功勋的有夏侯婴。夏侯胜、夏侯建一心弘扬儒业,获得“大小夏侯”的美名。令祖父具有光辉的德行,担任兖州和荆州的刺史。令尊任淮南太守,治理政事也很有名声。您也是一位潇洒英俊、神采奕奕的君子,神速地下笔为文,舒展辞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