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声音要有力,说话的速度不要太快,要缓缓道来,让听的人觉得舒畅、觉得放松,不要让别人会意错了,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有时候,别人讲话讲得很快,我们没有听清楚,这样可能就会耽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给讲话的人复述一遍他讲话的内容,问问对方...
乾隆己酉年夏天,由于编排皇家藏书,我在滦阳从事公务。当时早已校理完毕,只是督察相关官吏题写书签、上架而已。白天时间很长无所事事,便追述以往见闻,想到了就写下来,没有一定的体例。都是细小琐屑的故事,明知与著述无关;但是这些街谈巷议的内容,也许有益于劝诫。因此叫办事员抄写了存放起来,题名为《滦阳消夏录》。
阚党的一个童子来传信息。有人问孔子:这是一个求进益的人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人的席位上,看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个求进益的人,而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
《诗经卫风淇澳》赞美卫武公的德行说道:你看你看,那淇水的岸边,青翠的绿竹长得多么的茂盛!文质彬彬的君子,对自己的修养,像治骨角、治玉石一样,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严密而刚毅,光明而盛大;有品德的君子,真教人难忘啊!像治骨角般的切磋,说明他求学的工夫;像治玉般的琢磨,说明他自修敦品的工夫;严...
孔子进入太庙中,每件事都问。
《诗经》上说:城邦一千里方圆的地方,都是百姓所聚集依止的地方!(只要人君贤德,就会有人民来依附他。)《诗经》上又说:缗蛮这样微小的黄鸟,也懂得要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栖息。孔子说:连小鸟都知道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栖息,难道我们人连小鸟还不如吗?《诗经》上说:端庄恭敬的文王啊!他不断地发...
所谓平天下在于治国的意思,是说在上位的人能尊敬老年人,那么百姓的孝敬之风就能兴起;在上位的人能敬事长者,那么百姓的友悌之风就能兴起;在上位的人能体恤孤苦无依的人,那么百姓之间就不会相互背弃。所以,有德行的君子总是施行推己及人、恕己接物的絜矩之道。不喜欢上司对自己的一些做法,就不要这样去对待下属;不喜欢下...
四书之一的《中庸》,出自子思的手笔。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庸的意思是平和不变。 四书还包含有《大学》,作者是曾子。曾子主张修身、治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定天下。 《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四书熟读通晓之后,才开始研读像六经这种典籍。 《诗经》、《尚书》、《周易》,《...
题曰: 深闺有奇女,绝世空珠翠。情痴苦泪多,未习颜憔悴。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 话说贾蓉见家中诸事已妥,连忙赶至寺中,回明贾珍。于是连夜分派各项执事人役,并预备一切应用幡杠等物。择于初四日卯时请灵柩进城,一面使人知会诸位亲友。是日,丧仪焜耀,宾客如云,自铁槛寺...
《弟子规》告诫我们行走坐立要讲究规矩,不能轻忽随意。进出时,脚不能踩踏门槛;走路时,人不能左摇右晃;坐下时,腿不能大张叉开;坐着时,人不能跷腿抖腿。 这些礼仪讲究其实在现在依旧沿用着,虽然有一些难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不能否认的是大部分礼仪要求都能让我们的举止更为端庄,仪态更为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