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崇一问:平时里大多情况下思想意念都很忙乱,有事的时候固然会忙,但是没事的时候也忙,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天地间的气息,原来就没有一刻停止过。但它有一个主宰,即使千变万化,也会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因为主宰是恒定不变的。人就凭着这个主宰生存。如果人的主宰安定,即使像...
蔡希渊问:圣人的境界通过学习固然能够达到,但是伯夷、伊尹和孔子比较起来,他们的才能是有所不同的,但孟子统称他们为圣人,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说:圣人能够叫作圣人,是因为他们有一颗纯然合乎天理而没有丝毫人欲掺杂其中的心。就像纯金之所以是纯金,也只是因为它没有掺杂任何铜、铅...
陆澄在南京鸿胪寺的衙门里居住的时候,突然接到儿子病危的家信,顿感忧郁,无法忍受。 先生说:这是修身养性的好时机,如果此时不用功,平日里无事时讲求学问有什么用呢?这时候的人就应该磨炼自己。父亲关爱儿子,是符合天理的最深切的情感,但是天理也要有中正的度,超过这个限度就成了私欲。大...
来信写道:近代的学者,注重外在的知识积累而忽视了内在本心的存养,知识广博却遗漏了关键所在。所以先生特意提倡诚意,以针砭时弊,这实在是很大的恩德呀! 你对时弊洞若观火,那你又打算如何去拯救呢?我的思想观点,你的几句话都已经把它说明白了,我能再说什么?我能说什么呢!...
正之问:戒惧是自己不知晓时的功夫,慎独是自己一个人思考时的功夫,这种说法您怎么看? 先生说:都只不过是一个功夫,没有遇到事情时固然是一个人知晓,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应当独立思考。人们如果只知道在人人都懂的地方用功,而不知道在应该独立思考的地方用功,便是做假,就好像是《大学...
萧惠问:自己的私欲难以除去,该拿它怎么办? 先生说:说出你的私欲来,我帮你把它除去。接着说:人需有为自己考虑的心才能够克制自己,能够克制自己,才能让自己有所成就。 萧惠说:我也很有为自己着想的心,但是不知为何总是不能克制自己,...
王阳明是想过自己的日子,但是偏偏还是无意得罪了人。一个在京师得罪了权贵被贬谪至此的驿丞,竟然明目张胆,有恃无恐地在这里传学论道,而且还得到了这么多人的拥护。这让当地的官员十分不满,他觉得王阳明来到他的地盘上,不但没有跟他打一个招呼,而且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没有向他汇报,作为一个上级,他愤怒了。 作为报复,他...
你来信说:听说您教导学生即物穷理就是玩物丧志,还拿了朱熹晚年一些关于厌繁就约、涵养本原等学说的书信给学生参看,我认为这可能有些不对。 朱熹所说的格物,是指在事物上去穷究万物之理。即用心在万事万物上探求到它们所谓的原本的理,这样就将心和理分而为二...
马子莘问:按着往日朱熹的说法,修道之教,是圣人按照我们人性中固有的道做出评价和规定,以此让天下人效仿,就像礼、乐、刑、政等。这样认识对吗? 先生说:道就是性,就是命。原本就是完完整整,不能够有所增减,也无须修饰的。何需圣人来评价而节制?只有那些不完整的事物才...
陆澄问:夜里怕鬼的人该怎么办? 先生说:因为平日里不积累善心,因此心中有愧,才会怕鬼。如果平时的行为合乎神明,有什么害怕的呢? 子莘说:不须怕正直的鬼,只是邪恶的鬼会无视善恶,而伤害人,所以未免有些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