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存在人间。贤能的人掌握了其中重要部分,不贤能的人只记住了细枝末节。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从哪儿不能学呢?而且又何必有固定的老师呢?
求取君子之道的方法,就像走远路一样,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处一样,一定要从低处开始。 《诗经》中说:你和妻子很和睦,就像琴瑟声调妙;兄弟相处极和睦。团聚快乐实在好。组织一个好家庭,你和妻儿感情深。孔子赞叹说:像这样,父母就能安乐无忧、心情舒畅啊! ...
精兵利器,实在是个不吉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决不用它来解决问题。有道的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尊贵;而在打仗时便以右边为尊贵。兵器是不祥的东西,它不是有道的君子所用的东西,不到迫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要得意洋洋,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把打仗杀人当成乐事的人。而把杀人...
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
这一句指出了《弟子规》对于为人子女者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我们,子女的孝还体现为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保护好自己。 在身体方面保护好自己表现在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让身体有所损伤。身体损伤了,只会让自己的父母担心、焦急,这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应该做的事情。 ...
孔子说:世上有些人总爱去追求那些隐僻的道理,去做那些怪异荒诞的事情,虽然后代有人称道他们,但是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有些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却往往半途而废,但我是不会中途停止的。有些君子依着中庸之道行事,虽然避世隐居不为人们所了解,他也不悔恨,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每家都有五亩地的宅院,院里种满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衣了。鸡、狗和猪的畜养,不要耽误繁殖的时机,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家人百亩的耕地,不要让他们失去耕种收割的时机,一家几口人就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育他们,那么,须发斑白的老人也就用不...
《弟子规》要求我们在长辈面前说话要和颜悦色,声音不能高亢惊人,也不能低弱不可闻,而是要沉稳有力、恰到好处。声音过于高亢会给人留下浮躁、不可靠的印象,而声音过于低沉则会使人觉得自己怯懦、不自信,这两方面都会令人觉得这个人难当大任,所以都是不适宜的。 其实,关于在长辈面前的话语表达,我...
读到《弟子规》这一条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家里的书以前都是随手乱放的。大多数人都会犯毛病,我们一定要改正这个毛病,这里告诉我们,列典籍,有定处,书籍本来就该有它们自己的位置,我们的家里要有固定的放置书籍的地方,把它们排列整齐。这样我们以后想要看书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自己想找的书。我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