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想做好工,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结交士中的仁人。

《论语》中多次提到友,其基本意思是朋友。上古时,同门(师)为朋,同志曰友。所谓同志,就是指不共学而志向相同的人。《论语》中常常朋友连用。例如,朋友切切偲偲(《论语子路篇第十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的交友之道,是与他...

好,用作名词,指好人、好事或好处等。例如: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篇第七》)再如,子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篇第二》)用作动词,指变好或使之好。例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又如,子贡...

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东床婿 壮士愁为举桉妻

话说国舅闻唐敖之言,不觉点头道:贵人所言这个疏字,顿开茅塞,足见高明。想来敝邦水患,从此可以永绝了。老夫还要回去复命,暂且失陪,明日再来奉陪去看河道。分付人役预备酒宴,小心伺候。乘舆呵殿而去。多九公道:林兄之事,若据前日用兵征剿光景,竟是毫无挽回;今日据国舅之言,又像林兄不久就要回来。莫非林兄前日竟未成亲?...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人有类似于天地的形貌,有仁、义、礼、智、信五种品行。人聪明而有智慧,是天地间万物中的精灵。人的手足不足以满足对物资的需求,双足奔跑不足以躲避危险,身上的毛发不足以御寒,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人还要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资,用以养生。人通过智慧,而不完全凭借力量,这即是人与动物之间,所表现出的最可贵的地方。为了满足需求,人们需要组织起来,通...

卷十 成帝纪第十

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年三岁而宣帝崩,元帝即位,帝为太子。壮好经书,宽博谨慎。初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上迟之,问其故,以状对。上大说,乃著令,令太子得绝驰道云。其后幸酒,乐燕乐,上不以为能。...

卷十 成帝纪第十

孝成皇帝刘骜,是元帝的太子,刘骜的母亲是王皇后。元帝还在太子宫时,刘骜在甲观画堂出生,刘骜是宣帝的嫡长皇孙。宣帝非常喜爱,亲自为刘骜起乳名叫做太孙,让刘骜经常跟随在身边。刘骜三岁时宣帝驾崩,元帝继位,随后立刘骜为皇太子。刘骜长大以后,学习经书,为人宽厚谨慎。住在桂宫,元帝曾经有急事要召见太子刘骜,太子从龙楼门出来,不敢穿越皇帝经过的...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夫人宵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者也。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用仁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为贵也。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群而不足,争心将作,上圣卓然先行敬让博爱之德者,众心说而从之。从之成群,是为君矣;归而往之,是为王矣。《洪范》曰:“天子...

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余,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

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杨贵,字王孙,孝武帝朝人。杨贵对黄老学说颇有研究,家中富有,重视养生,凡是对养生有用的东西,杨贵无不想尽办法得到。及至年老有病,在临终前,杨贵却留下遗嘱嘱咐儿子,杨贵说:“我要裸葬,返朴归真,不要违背我的意愿。我死之后,用布袋将我的尸身包裹住,掘地七尺,将尸身放入墓圹中,而后再将布袋从脚底部抽出,让身体接触地面。”儿子不做声,不...

  • 1页10条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