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侃未达。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

薛侃在锄花间杂草时,顺势问道:为什么天地间的善很难栽培,恶很难除去呢? 先生说:因为人们还没有去培养善或者除去恶。过了一会儿,先生又说:像你这样从表面上去看待善恶,就会出错。薛侃没有理解。 先生又说:天地中一团生气,就像花草的...

三王世家 白话文翻译

“大司马霍去病冒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误听,让臣霍去病在军中任职。我本来应该一心思虑边防之,即便是暴露骸骨于野外也无法报答陛下,现在我竟然胆敢讨论其他事情来干预执掌政事者,实在是因为看到陛下为天下之事而忧虑操劳,怜悯黎民百姓而唯独忘了自己,减少饮食和音乐,裁减郎官。皇子仰赖上天保佑,已经长大成人,能够行趋拜...

卷二十一 滦阳续录三

轮回之说,确实是有的。恒兰台的叔父,出生才几岁,就自己说前身是城西万寿寺的和尚。他从未到过那个地方,拿起笔粗粗勾画那里的殿廊门径、装饰摆设、花树行列,有人去验证,都一一相符。但是,他平生不肯去那个寺,不知是什么意思。这是真正的轮回。朱熹所谓的轮回,就是指死人的生气未尽,偶然与活人的生气凑合起来,这种情况...

方术列传下 白话文翻译

唐檀,字子产,豫章郡南昌县人。年轻时,唐檀在洛阳太学游学,学习京氏《易经》、韩氏《诗经》、《颜氏春秋》,特别喜欢研究灵异、星象、占卜。后来,唐檀返回家乡,教授学生,有学生一百余人。 安帝元初七年,郡内有灵芝草长出,郡太守刘祗欲上书奏报朝廷,向唐檀咨询。唐檀回答:如今,外戚在朝中专权,专横恣肆,朝廷衰弱,这难道是吉祥嘉瑞?...

何骠骑作会稽,虞存弟謇作郡主簿,以何见客劳损,欲白断常客,使家人节量择可通者。作白事成,以见存。存时为何上佐,正与謇共食,语云:“白事甚好,待我食毕作教。”食竟,取笔题白事后云:“若得门庭长如郭林宗者,

骠骑将军何充做会稽内史时,虞存的弟弟虞謇担任会稽主簿,他觉得何充见客太多劳累身心,就想禀告何充,不再见一般的客人,让手下的人酌量选择可以交往的再通报。他写好了呈文,带着去见了虞存。虞存当时担任何充的高级僚属,正跟虞謇一起吃饭,说:“呈文写得很好,等我吃完饭了再做批示。”吃过饭,他拿起笔在呈文后写道:“如果能得到像郭泰那样善于识...

魏明帝为外祖母筑馆于甄氏。既成,自行视,谓左右曰:“馆当以何为名?”侍中缪袭曰:“陛下圣思齐于哲王,罔极过于曾、闵。此馆之兴,情钟舅氏,宜以渭阳为名。”

魏明帝曹叡在甄家给外祖母修建了一所华丽的房屋。建成以后,亲自前去察看,问左右的随从说:“应该给这所房屋取个什么名字呢?”侍中缪袭说:“陛下您的心思能追得上贤明的君王,而您的孝心超过了孝子曾参、闵子骞。您兴建这座房屋的原因,是情感上专注于舅舅家,应该给它取名‘渭阳’。”

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周侯诣丞相,历和车边,和觅虱,夷然不动。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此中何所有?”顾搏虱如故,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周侯既入,语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一

顾和最初担任扬州从事的时候,初一那天去拜谒上司,尚未入门,暂时在门外停车。此时周也恰好要去王导那边,刚好从顾和的车子旁路过,看到顾和在抓虱子,坦然自若,没有理会自己。周走过之后,忽然又返回,指着顾和的胸口问他:“你这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呀?”顾和依旧抓着虱子,慢条斯理地道:“我这里面是难以揣测的高深之地。”周进门之后,对王导说:“...

卷二十 滦阳续录二

有个馆吏经过考核,被任命为经历官,到省城候补,因为他长期没有被授以实职,所以处境极为困难。有位上司很同情他,就让他暂且当了个典史。他却利用职权作威作福,还欺压同事,后来因此以别的借口被罢免了。邵二云学士偶然谈及这件事,顺便又说起这样一件事:他家乡有个人正在夜读,忽然听到窗棂上有声音,他仔细一看,只见窗纸...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四年,自己用真草书写屏风,拿来给群臣看。笔力遒劲,是当时一绝。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书法是小学问,初学时不能急于求成。如果能够时时留心,胜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各行各艺,没有用心学却学不会的,问题就出在心力懈怠,不能专心求索。唐太宗又说:我临摹古人的书法,绝不特意去学每个字的...

王大将军始下,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乘中鸣云露车径前,曰:“听下官鼓音,一进而捷。”王先把其手曰:“事克,当相用为荆州。”既而忘之,以为南郡。王败后,明帝收朗,欲杀之;帝寻崩,得免。后兼三公,署数

王敦最初准备进军京城的时候,杨朗苦苦劝谏,王敦不听,于是杨朗为王敦出力作战。进攻时,杨朗坐着中鸣云露车一路到王敦面前,说:“听下官的鼓音行事,我们一次就能攻克下来。”王敦握着杨朗的手说:“等大事成了之后,我会让你执掌荆州。”后来王敦自己把承诺忘了,派杨朗当了南郡太守。等到王敦败亡之后,晋明帝下令逮捕了杨朗,本想诛杀他,谁知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