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诗曰: 千古幽扃一旦开,天罡地煞出泉台。 自来无事多生事,本为禳灾却惹灾。 社稷从今云扰扰,兵戈到处闹垓垓...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而且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德呢,那一定是圣德了!尧和舜大概都难以做到!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树立的,同时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当我们和别人在一起、看见别人在德学才艺这些方面比我们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努力向他们学习,争取追赶上别人的步伐。古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孔子也有五德,是孔子的学生赞叹老师的,说孔子有温、良、恭、俭、让,即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德也属于德,都是我们应该很好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孟懿子问,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志向主张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