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自古以来那些想要让全天下人都显明其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先要修好己身,要修好身,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念,要端正自己的心念,就要保持真诚恭敬之意,要想能保持真诚恭敬之意,则要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要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则要革除我们内心的各种物欲。 &n...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的样子,这还叫觚吗!这还叫觚吗?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孔子在家乡时,非常恭顺,好像不太会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和朝廷里,说话明白而流畅,只是说得很谨慎。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

能够革除内心的私欲,就能够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宇宙宇宙人生的真相,(万物皆是我自性所现)就能够对一切人、事、物保持真诚恭敬;能够对一切事物保持真诚恭敬,我们的心念就能够端正;我们的心念端正了,就能够修好己身;己身修好了,家自然就能够整治好;把家整治好了,就能够把国治理好;把国治理好了,国泰民安之后天下也就太平...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话说贾元春自那日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因此,贾政命人各处选拔精工名匠,在大观园磨石镌字。贾珍率领贾蓉、贾萍等监工。因贾蔷又管理着文官等十二个女戏并行头等事,不大得便,因此贾珍又将贾菖、贾菱唤来监工。一日,汤蜡钉朱,动起手来。这也不在话下。...

第52章 天下有始

天下万物都有本始,这个始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根本,也就认识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如果再谨守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也不会发生危险了。堵塞嗜欲的孔,关闭欲念的心门,就可以终身没有劳烦扰心的事。打开嗜欲的孔,就会增添纷杂的事,使你终身不可救治。能从细微处察见事理的叫作明,能够守住柔弱的叫...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

孟子晋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长途的辛劳而来,是不是将给我国带来利益呢? 孟子答道:王何必非要说利呢?也要有仁义才行呢。如果王只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家呢?大夫也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封地呢?那一般士子和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呢?...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汤王沐浴的浴盆上刻了文字儆戒说:诚能除去旧染的污垢,不断地求革新,当日新又新,新新不已。《康诰》上说:还要鼓舞民众革新。《诗经》上说:周地虽是一个古老的邦国,到了文王却能自新新民,承受天命,建立新生的国家。所以有德位的人当尽心尽力来做革新的工作。

第49章 圣无常心

有道的人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善良的人,我很好地对待他们;不善良的人,我也很好地对待他们,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向善了。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守信了。有道的人治理天下,会收敛个人的私欲偏见,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纯朴,百姓们皆专注于他们的视听,而有道的人使他们都...

第36章 柔弱刚强

想要收拢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必先推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是一种微妙高明的道理。柔能胜刚。鱼儿不能离开池渊,国家的利器不可以轻易向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