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大丈夫应该独立自主,耿直顽强,不随波逐流,不朝三暮四,才能成就大的功业。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唯有勤勉奋发、精益求精,才能善始善终。只有有所遵循才能成就事业,只有谨慎才能保持基业长青。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淮南子》说:可以做到经常没有祸患,...

任乔妻生女连体

西晋时代,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西京长安陷落,后来的晋元帝开始自称晋王,各地人心才稍稍安定。当年十月二十二日,新蔡县有一位叫任乔的吏员家里出了怪事,他二十五岁的妻子胡氏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婴。她们面对面连在一起,相连在腹部中间,从腰部以上、肚脐以下,都各自分成了两个人。这大概就是象征全国没有统一的妖...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余,

君子所立的志向,要有民胞物与的器量,有内圣外王的功业,然后才无愧②父母的生养恩情,不愧身为天地间一个完善的人。所以,君子忧虑的是事业功德不如舜帝和周公,是不修养道德不精通学问。因为顽固的刁民难以教化而忧虑,因为野蛮的少数民族侵扰华夏而忧虑,因为小人当道而贤德之人被排斥埋没而忧虑,因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得到自己的恩惠帮助而忧虑,这就...

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

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1〕,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2〕;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3〕!机权干略,不逮魏武〔4〕,是以基宇亦狭〔5〕;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6〕;非唯竞利〔7〕,且以避害云尔〔8〕。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文章之不可以治国家。

回旋不定的风不是季节更替时的正风,所以不可以依据它来调定音律;投机取巧的妇女不可以让她管理家中事务;只会写文章的文人不可以委以治理国家的重任。

论语取名

机缘巧合,最近手头在审的书稿就与论语有关。以此为契机,索性写一篇《论语取名》。 写取名文章的发端,纯粹为好玩,我确也有些恋古,写得不亦乐乎。不过自朋友认真相问取名事宜,我顿觉诚惶诚恐。取名之事,旁人代劳总不太好罢,建议倒是可以提些的。 粗略说,取名重在字意、字音、字形。名字寄托美好希...

秦纪一 原文及注释

起柔兆敦牂(公元前255年),尽昭阳作噩(公元前228年),凡二十八年。 昭襄王 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 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应侯日以不怿。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应侯惧...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夫人宵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者也。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用仁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为贵也。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群而不足,争心将作,上圣卓然先行敬让博爱之德者,众心说而从之。从之成群,是为君矣;归而往之,是为王矣。《洪范》曰:“天子...

史臣曰: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值魏太祖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遂服舆轸,驱驰三世。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行任数以御物,而知人善采拔。故贤愚咸怀,小大毕力。尔乃取邓艾于农琐,引

史臣说:当初高祖宣皇帝凭他的雄才鸿量,顺应时运走上仕途,正碰上曹操在创建基业,他为曹操筹划军政国政,高明的谋略屡得采纳,于是乘坐上肩舆华车,奔走效力于曹魏三代。他心性深沉坚毅就像城池府第,但能宽和优容接纳意见;他办事喜用权术驾驭僚属,但善于识别人才录用提拔。所以聪明的愚笨的都感恩图报,官大的官小的都尽心尽力。...

  • 1页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