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先秦诸子百家中曾出现过一位大师。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还提出隆礼重法的治国观点及学不可以已的学习观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荀卿。他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13年前的赵国。荀子生活的时期,正是齐、楚、燕、赵、秦、韩、魏七雄...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圉,县,故城在今汴州陈留县东南。六世祖勋,《谢承书》曰:勋字君严。好黄老,平帝时为郿令。王莽初,授以厌戎连率。王莽改陇西郡曰厌戎郡,守曰连率。勋对印绶仰天叹曰: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礼记》曰:曾子有疾,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欤?曾子曰:...
国子先生清晨走进太学,召集学生们站在讲堂下面,教导他们说:学业要靠勤奋才能至于精深,嬉戏玩乐就会荒废;德行的完善要经过反复的深思自省才能够完成,随随便便就会败毁。如今是圣主与贤臣遇到了一起,法律政令完善而又注重执行,朝廷能够铲除奸邪的小人,提拔杰出贤能的人士。人只要有点儿德行的,就会被录取;有一技之...
原文: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理身、理国、理家可也。 以上是《素书》的最后一段话,这段话可以理解为《素书》作者对理解《素书》内容,实行《素书》精神的简明提示。 此乃数之所得的数...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于此地。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这座山为褒禅山。今天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房舍和坟墓。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的地方,就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所以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模糊不清,只有花山...
原文:明莫明于体物。 明:知道、明白。例句有: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 体物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了方便理解,现在不妨把体物这两个字分开来解释。 体的用意十分广泛,如果用体这个...
汉承战国余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则陵横邦邑,桀健者则雄张闾里。横音胡孟反。张音知亮反。且宰守旷远,户口殷大。《前书》曰,成帝户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先行刑而后闻奏也。肆情刚烈,成其不桡之威。桡,屈也。《前书》宁成为济南都尉,而郅都为守。始...
原文:好众辱人者殃。 好:喜欢、喜爱。是对人的性格和情趣的表述。而在这里是指特殊的、不良的、习惯性的行为。 众:多。例句有: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劝学》) 这里是指屡次、经常的意思,并非是指众人或者是大庭广众。 ...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马服者,言能服驭马也。《史记》曰,赵惠文王以奢有功,赐爵号为马服君。武帝时,以吏二千石自邯郸徙焉。《东观记》曰:徙茂陵成欢里。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罗反,被诛,重合,县,属勃海郡,故城在今沧州乐陵县东。马何罗与江充相善,充既诛,遂惧罪及己,谋反,伏...
原文: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 见已生者慎将生中的两个生字都是发生的意思,在这里不可理解为生命或者生还。例句有: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荀子劝学》) 慎是谨慎小心,同时也是告诫的意思,相当于&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