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用道德的力量去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爱好活动,仁德的人爱好沉静。聪明的人活得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诗曰: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