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好像去见贵宾,役使民众好像去承担重大祀典。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邦国做事没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无抱怨。 仲弓说:我冉雍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
有人问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当官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中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才能推广到友爱兄弟。并把孝悌的精神扩展、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当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鲁哀公问道:我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不正直的人之上,则百姓就服从了;如果把不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位居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其争短长。它总是停留在众人不愿去的低洼之地,这种品德,最按近于道。上善的人总是甘居卑下的环境,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远博大,待人善于相助、真诚可亲,说话善于信守诺言,为政善于治理,办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才不会出现过失,招来怨咎...
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能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
子张问:今后十代的礼制现在可以预知吗?孔子说:殷代承袭夏代的礼制,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继承殷代的礼制,其中废除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以后如果有继承周朝的朝代,就是在一百代以后,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将国家的命脉寄托于他,面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这样的人是君子啊。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